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70年代恢复高考 百万青年绞尽脑汁找书迎考掀热潮

2011年08月08日 11:28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吴琼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而万曼影除了有《数理化自学丛书》外,还有一个“私人家教”,那就是她的恋人王东风。当时,王东风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上海,全身心地复习《数理化自学丛书》。两人频繁通信,“情书”上写的内容几乎全是学习的心得和复习的要点。

最终在这个“不露面老师”的指导下,万曼影与王东风双双以40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上海交大,而焦扬也收到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录取通知书。

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有经过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更没有什么高考补习班来指导和帮助考生们复习迎考。然而这套系统性的自学类丛书,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起到了特殊性的作用。它就像知识的阶梯,引领着当年高考的知青一步步走向大学的校门;也像一块敲门砖,叩响了命运之门。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届考生中,很多知识青年都把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作为考上大学的一件必备法宝。

掀起读书热潮

当年上海的这家印刷厂车间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风向标,“春江水暖鸭先知”,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了,由恢复高考而引领的全社会读书热潮正在扑面而来。

1977年恢复高考引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很多青年人的求知欲、读书欲被唤醒,被激活。这是恢复高考后上海图书馆门口的历史影像:一大清早,图书馆还没有开门,青年人就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上海图书馆的老员工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图书馆开门营业时的盛况。每天早上,上海图书馆门口6点多就开始排队了,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像潮水一样涌入。挤进图书馆的人基本就不出去了,一旦出去你的位置也就没了。令老员工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涌入的人群竟然把门玻璃给挤碎了。“那是英国人建造的房子,门很厚的,玻璃也是很厚的,要把那个玻璃挤碎的话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开铁门的工作人员被挤到了门边贴在了铁门上,只得大声提醒:“轻一点,轻一点,不要受伤!”

众多读者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地看书学习,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在做《数理化自学丛书》中的习题。据曾任上海图书馆阅览组组长的老职员回忆:“当时最热门的一套书就是《数理化自学丛书》,原先我们约有十套,后来一看不行,满足不了这么多读者的需要,就和新华书店商量,最后得到了新华书店的支持,增加了几十套。”

许多读者早上进来,带几个大饼,图书馆里有开水供应,一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再出去。因为人太多,所以窗台上也坐满了人,许多人连窗台位置也坐不上,只能坐在地板上,甚至室外的阳台上。当年有一句非常激励人的口号,就是“要把‘文革’十年所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这壮观的读书场面,离“读书无用论”被叫停才只有几年的时间,这也印证了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有人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一场读书热潮。在这场全社会的读书热潮中,上海的一位摄影师从1978年开始一直拍到1985年,花了7年时间,用心拍下了青年人专心读书的很多精彩瞬间。这些照片不仅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影像,也是这一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而当年朗朗的读书声,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让人们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恢复高考 迎考 年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