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1924年的一天,金先生和老同学张奚若以及美国好友秦丽莲同游巴黎,道旁有一些人争论很激烈,“他们都说彼此不通,他们好像都提到逻辑,我也参加了争论。但是,我可不知道逻辑是什么。他们好像也不清楚。”这件偶发事件,更增加了他对逻辑的兴趣。
其四,1931年,金先生按规定可休假1年。但是,他抓紧时间补课,跑到哈佛大学,虚心向著名的逻辑学家谢非教授学习。并坦率地告诉他:“我教过逻辑,可是没有学过。他大笑了一阵。”同时,他又向怀特海教授学习,“这时怀特海也在哈佛大学教书。”他感到收获很大:“这样,我这个本来同牛津思想关系多一些的人变成与剑桥思想多一些的人了(怀特海本人不是剑桥大学的,可是罗素和穆尔都是)。无论如何,我走上了比较着重在分析的哲学了。”
金先生从1927年起,为清华哲学系本科,1930年起又为清华哲学研究所,开设逻辑和符号逻辑的课以及洛克、休谟、布莱德雷等专题研究的西方哲学课。1932年,还到北大兼教符号逻辑课。
金先生的逻辑课讲得很好,学生们很喜欢听。1930年历史系学生胡乔木说:“我是金老的学生,受金老一年形式逻辑的教育。”又高度评价说:“金岳霖先生对中国逻辑学和哲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冯契说:“我1935年考进清华哲学系,大一时听了金先生的逻辑课,便对他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十分钦佩。”作家汪曾祺说:“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的满满的……金先生还开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先生编写的《逻辑》讲义,1936年列入“大学丛书”,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当时,国内很少有人懂得逻辑学,会写逻辑学书的人则更少。所以,他的这本著作开风气之先,受到广泛好评。贺麟说:“金先生著有《逻辑》一册,为国内唯一具新水准之逻辑教本。”周礼全说:“金岳霖同志是我国最早介绍西方现代逻辑的人之一。他的《逻辑》一书,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他极力提倡与长期讲授逻辑,在我国发展逻辑这门科学方面起了不可比拟的作用。我国有不少的逻辑学家,是出自他的门下。”
冯先生说:“金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懂得近代逻辑学的人……金先生又是中国第一个懂得并且引进现代逻辑学的人。说到这里,金先生在《中国哲学》(系拙译,载《哲学研究》,1985年,笫9期—引者注)中说的那一句话倒是对了。他说:‘逻辑、认识论的意识仍然不发达,几乎一直到现在。’金先生可以说是打破这种情况的第一个人。他是使认识论和逻辑学在现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个人。”可见,冯先生一口气以“四个第一”高度评价了金先生。张申府(原名崧年)也以“第一”加以称赞说:“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金岳霖先生当是哲学界的第一人。”他俩所说并非溢美过誉,是很公允的。
于是,金先生在逻辑学界声誉鹊起,尊称他为“中国的G.E.Moore”;“金逻辑”的雅号,也不胫而走。
〈三〉
但是,金先生的兴趣更在于哲学,他要创造哲学体系和创建哲学系。
张岱年说:“金先生完成大著《逻辑》之后,转而研究元学。元学,旧译形而上学,即关于本体论的研究。”任华说:“金先生不是完全停留在那里搞分析,后来他去搞他的哲学体系。譬如他的《知识论》、《论道》,建立了他自己的体系。”王宪钧说:“1938年我由德返国后,看到金师已出版了《论道》,而且正在写《知识论》,这才使我理解到,逻辑规律的性质,或者说逻辑和数学命题的性质,它们为什么是必然的,正是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知识不外formal science(形式科学)和empirical science(经验科学),而empirical science的有效性正是归纳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从此我得到的结论是,金师研究逻辑,固然是有他本身的兴趣,但主要的还是为他的哲学服务的,是他建立哲学系统的依据。”
金先生创造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在《论道》里,构造了本体论;在《知识论》里,构造了认识论。其方法,都是采用了严密的逻辑分析法。冯先生说:《论道》“这部书的结构很奇特……是用逻辑学的形式写的。书是一条一条写的,每条都用一个逻辑命题表示,下面再加说明。没有长篇大论,而各条合起来,自成篇章”。《论道》通过“道”、“式”、“能”三个主要概念,说明宇宙从可能经过哪些阶段和环节发展到现实的整个历程的根本问题。
但是,这本书,很难读。张岱年很感慨地说:“《论道》中提出了许多精湛而正确的命题,如:‘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式与能无所谓孰先孰后’。‘个体的变动,理有固然,势无必至’。这类深刻的见解很多。书中对于所谓‘逻辑的先后’的分析亦发人深省。惜乎此书文字比较难懂,解者盖寡,这是非常遗憾的。”冯契也说:“曲高和寡,人家读不懂。但经过时间的考验,这本书的价值是会显示出来的。”
周礼全用我们熟悉的话语,作了简明的解读,认为《论道》主要肯定了三点:“肯定了有独立于人和任何认识者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不是人和任何认识者的感觉和思想的产物,而人和任何认识者却是现实世界发展历程中的产物。他也肯定了事物的不断变动生灭,肯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