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03岁李育中逝世:事事关心的妙人 样样涉猎的杂家

2013年07月11日 10:56
来源:时代周报

李育中,1911年1月生于香港,2013年6月28日在广州逝世。童年在港澳等地度过,学过英文、葡文等外文。1933年初将海明威的作品《A Farewell to Arms》译为《诀别武器》,为中国最早的译本。1938年回内地参加抗日,曾随杜聿明第五军入缅远征,担任英文秘书兼战地记者,败退滇缅路,作报告文学《缅甸远征记》。曾在广东省立市立艺专、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任教,后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凯旋的拱门》,报告文学集《缅甸远征记》,点注《广东新语》,《岭南现代文学史》(赞助合作)、《南天走笔》、《大家小画》等。

本报记者 李怀宇 发自广州

学者李育中先生于2013年6月2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103岁。

李育中是一位妙人,当过翻译、诗人、影评人、战地记者,晚年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是博古通今的杂家,对书籍、电影、美术、书法、诗词样样涉猎。在华南师范大学,师生们尊李育中为“校宝”。

香港文学的早期拓荒者

1911年1月,李育中在香港出生,是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三朝元老”。童年在港澳两地读书,学习中文、英文、葡萄牙文、俄文、世界语,另外还自学一些拉丁文和希腊文。1935年,香港大学给胡适一个博士学位,李育中去听演讲,“胡适的英文漂亮,讲话的姿态、语音都行”。

在香港,李育中读过很多英文著作,又喜欢看电影。22岁时,李育中看到根据海明威作品拍成的电影《战地春梦》,便到香港大会堂图书馆找到英文原著。1933年初,他将这部小说翻译成中文,在报纸上连载,直译作《诀别武器》。当时中文世界很少有人知道海明威,李育中说:“海明威的文章风格明快,到现在还是站得住。”

李育中是香港第一人翻译海明威的《诀别武器》。后来,他笑数人生的多个第一:1936年香港第一人被茅盾采录文章编入《中国的一日》;1938年第一人长文介绍马雅可夫斯基于《文艺阵地》上;1942年,用文学的形式为湘粤两份日报写战地通讯,报道缅甸远征,次年初出版战史《缅甸远征记》;1946年在南方第一个向国人介绍萨特和毕加索;新时期第一个介绍卡夫卡并且翻译其作品,把意识流写作手法源流登在《外国文学研究》。

1936年,高尔基逝世。茅盾学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在上海向全中国号召,出一本《中国的一日》:在同一天里,各地的人写文章,各挑选一篇汇集成一本书。当时李育中在香港《华侨日报》当编辑,他很讨厌蒋介石,晚上,有关蒋介石的消息来得迟,李育中就故意不登。第二天,老板发现蒋介石这么大的消息都不登,就开除了李育中。正是茅盾号召写《中国的一日》那一天,李育中就写自己失业的一天,文章被茅盾采录。上海沦陷后,茅盾去了香港。李育中办过香港的文学团体,接待南下文化人,和茅盾一家都熟悉。“茅盾以前没有留须,生得清癯。眼睛有些毛病,老是眨眼。他的浙江口音比较重。”李育中回忆,“郭沫若我也认识,我经常将他们两人进行比较,郭沫若是豪放的人,演讲很厉害,茅盾刚刚相反,郭沫若的四川口音还容易听,茅盾的浙江口音就很难听清楚了。他是语不惊人,文笔很不错。我写的文章,茅盾都给我发表,他最大的特点是从来不改我的文章,他很欣赏我写的新诗,我写了很多诗,也喜欢写报告文学。茅盾旧文学的基础不错,字也写得不错,我以前有很多他的信,后来失散了。”

1939年,李育中和郁风、刘火子从韶关回到香港住了一个多月,忘了是谁介绍的,他到香港大学和许地山谈了一个多小时,什么内容都不记得,只记得大热天,许地山给他冰镇的柠檬茶。“许地山是一个很纯朴、冷静、温和的人,穿中装,不穿西装。”

抗战爆发后,李育中从香港到了广州,曾任广州《救亡日报》社论委员,参加广东文化界抗敌协会,负责伤兵难民工作。广州沦陷后,到粤北从事新闻和教学工作,还创办两个团体:粤北青年记者学会与粤北文协分会。后从粤北转至桂林,一边教书,一边编《中国诗坛》等报刊,1941年,出版个人诗集《凯旋的拱门》。

香港已故学者也斯整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诗历史时,重新发现了一些诗人诗集,写成论文《抗衡的美学:中国新诗的现代性:1937-1949》,后来继续寻找一些诗人的下落,像广州的梁宗岱、欧外鸥、李育中。也斯说:“我一直对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很有兴趣。当年诗人李育中、欧外鸥、林英强、侯汝华、刘火子都跟香港有来往,办杂志,发表作品,或在港生活。以前有‘省港澳’之说,粤剧的戏班很自然在省港澳演出,当时没有海关,大家交流顺畅。”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李育中 康白情 1941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