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低调的
毛泽东故居
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吉安所左巷8号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虽然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门前没有任何标示牌和简介。经营胡同游的三轮车偶尔经过,导游会在门前停下来对游客简单介绍几句,不到几十秒,便拉起三轮车继续下一个景点。
在导游看来,这个“景点”有点尴尬——毛泽东故居,值得一逛,但里面的居民常年不堪其扰,对游人非常反感。
5月末的一个下午,敲开吉安所左巷8号的红色铁门,得知记者的来意,房主的反应是“已经说过无数次,没什么可说的了”。当年的房东李云海已经不在了,他的孙媳妇李淑清走进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正房西屋,指着角落说:“当时毛主席和七个年轻人就住在土炕上。”她从长辈口里得知,为了节省开支,毛泽东和其他几个南方青年自己做饭,由于不会做面食,经常搞得很狼狈,房东老两口经常帮助他们。
如今,院子里的居民觉得这是私宅,不是旅游景点,游人、学者、记者的一次次敲门来访已经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以前文物部门要把“文物保护单位”铜牌挂在院门前,但居民怕参观的游客太多,影响正常生活,就和居委会商量把牌子挂在胡同的南口和北口了。虽然牌子挂得远了,但来胡同参观的游客还是慕名找来。有一次,房东甚至把门牌号给卸下来了,结果没多久文物部门又找来了。
在居民眼中,这座院子的确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据说,当年的房东李云海老两口直到去世,都不知道有位伟人曾经租过他们的房子,但他们仍对儿女津津乐道早年湖南那些年轻学生的生活细节。当时社会情况复杂,老两口也不敢多问,反正就是点头哈腰地看一群南方来的年轻人出来进去的,男的女的都有,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名称:吉安所左巷8号
地址:东城区景山东街
☆吉安所左巷位于北京东城区景山东街,是三眼井胡同路北从西往东数的第一条胡同,长187米。吉安所左巷原称“吉安所东夹道”,因位于吉安所东侧而得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称“吉安所左巷”,曾一度改称“荣兴东巷”,后复称“吉安所左巷”。
☆吉安所左巷8号,在巷子东段,是一处普通的四合院。吉安所左巷8号为私有房产,据房屋档案记载,该房产购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1918年秋至1919年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陈绍休、陈焜甫、罗章龙、罗学瓒、欧阳玉山等八人在这个小院的3间北房中住了六七个月。当年3间北房是一明两暗,中间的1间是明间,具有厨房、餐厅和过道的功能,东、西两间每个房间各住4个人。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说:“八个人居3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对此,罗章龙的解释是:“‘大被同眠’这句话有个典故:唐朝有个姓张的人,是个大家庭,张公倡议全家人住在一个屋子里,盖一个大被子。我想,这可能是象征一家人团结的意思。润之的这句话,是形象思维的话。”在此居住期间,毛主席组织了湖南留法勤工俭学并开始研读马列主义。在京期间,毛泽东利用一切时间寻找革命道路并结识了李大钊。此次来京,对于毛泽东向马列主义者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吉安所左巷8号于1979年8月21日作为“毛主席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