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我做过的个案里,那些左翼文人的发展史,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出自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价值观,然后抛弃它,转而信仰或接近马克思主义。对这种有规则的现象,一般性地解释不难,但是堪称详尽、细密、深入而富于条理的个人心灵自剖,很少见到。到了舒芜《后序》,我才觉着看见了一份清晰的陈述。
舒芜虽生于“五四”以后的20年代,但那时乡间私塾仍授传统蒙学,加上方家(舒芜本名方管)是桐城派后裔、理学世家,所以他有旧学背景。这一点,跟前辈鲁迅、郭沫若、茅盾、夏衍等相像。
但是,一经接触新文化,这点“家学渊源”不论怎样悠久,也立刻被击溃。“后来读《独秀文存》、《胡适文存》、《吴虞文录》和《狂人日记》,便能够懂得‘孔家店’里是些什么货色”,“新文学家们的流派异同,我不知道,只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东西,比理学有趣得多;后来回想,当然是新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的思想,引起我的共鸣,同理学发生了矛盾。”所以到了初中阶段,他就形成了人生思想第一个阶段的四个支点:
一、反儒学;二、尤反理学;三、尊“五四”;四、尤尊鲁迅。
其中理路,易于理解,不必多说。
以下来到高中阶段。这时,他的思想又发生一个大的变化,也被概括为四个支点:
一、信马克思主义;二、并信马克思主义与“五四”精神一致;三、反法西斯;四、尤反蒋介石政权在文化上搞的封建法西斯。
这转折是个关键点。很多从“五四”进展到马克思主义的左翼知识分子,其思想和内心逻辑,与舒芜所清理的线索相符,却很少把关系讲得这么坦白、原原本本,相反往往加以回避。例如郭沫若谈到自己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所强调的是思想、世界观的新生,并把它解释为对先前思想的抛弃,“马克思、列宁不知道几时把斯宾诺莎、歌德挤掉了”(《创造十年》)。
6
撇开让人困惑的细节不论,就主要方面讲,事情是清楚的:舒芜在一知半解、虚浮悬离或者“自主理解”的情况下,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从事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理论探讨。我不知道他这种情况,是否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但是,这样一来,他不仅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把自己摆放到马克思主义及其革命实践的界域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权威的审核与查验。这种现实处境,真实客观,无论他准备是否充分。
《后序》用“解放了”、“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决心检讨”和“检讨文章发表”,总计四节讲述他的转变经历。说实话,里面存在文过饰非的地方,尤为突出的一点是,他的转变,归根到底来讲,是功利心、妥为自保之念使然,但他对此强调不够,自我批判也不够,而将主要笔墨用在说明这个转变过程怎样水到渠成。
但是,他讲的这些,又不能纯粹视为借口。这让我想到《后序》一开始对自己小时候受“家学”影响,就理学做功课的情形。从那里面我想到一个问题,道学家虽有虚伪透顶的一面,可是,当他研习那些虚伪透顶的道义时,他在内心却同时要假设、诱导和逼使自己进入一种虔诚心境,这样来完成他的颖悟和通融。舒芜的“从头学习”与此非常神似。一面,他明明是出于功利目的“改造”其思想,另一面,又确实在尽力参详其中的要义,把自己的意识扭转过来。就好像一个人打算去做他所不愿或明明认为不好的事,而千方百计说服自己,从不愿意到愿意,从认为不好到认为很好。
这样一来,他文过饰非的地方变得不重要了,他所展示的如何驯服自己心灵的过程,变得非常重要了,堪为我们研究的标本。因为当时他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乃是普遍重要的时代事实,可是过去却没有人做过他这样细致的剖述,所以这段文字,实在也就有从他个人身上剥离出来的意义,成为一个客观观察的标本。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洁非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