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钱穆任教厦门集美中学、无锡师范学校及苏州中学,讲授国学概论。1920年秋,钱穆转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校长。但1928年夏秋之交,他的妻子邹氏、新生婴儿及兄长钱声一先后逝世,钱穆开始挑起全家经济担子,长侄钱伟长随他在苏州中学就读高中一年级。1929年钱穆续娶张一贯,迎养母亲至苏州,长子钱拙在此时出世,《墨子》、《王守仁》等著作也陆续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0年秋,顾颉刚荐钱穆至北平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时年三十六。他在《燕京学报》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辩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误言,平今、古文经学之争,震惊北京学术界。隔年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开设"中国上古史"、"秦汉史"等课,讲授史学,终于成一家之言。
钱穆名著《近三百年学术史》,于此时成书,力矫时弊,指陈民初学者推崇干嘉考证之风,而贬抑宋明理学之弊。对日抗战后,钱穆历任西南联大、华西大学、中央、齐鲁、武汉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长。讲授上古史、秦汉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并于1939年云南避难期间,在岩泉下寺完成巨著《国史大纲》。
1949年大陆时局紧张,大批自由派学者随蒋介石迁往台湾,钱穆虽没有赴台,却也因为左派学者对他的攻讦,以及忧心时局,并未留在新中国。钱穆先是拒绝上海、北京等地学校的邀约,又应江南大学荣德生之聘,返回家乡无锡教书;继而应张其昀之约,与不少知识分子经广州南避香港。
避居香江的钱穆未能因此避开政治纷扰,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钱穆、胡适和傅斯年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能控制的极少数人"。
处在战乱时期的英国殖民地,自认是流亡知识分子的钱穆,除在徐复观主持的《民主评论》发表文章外,又与谢幼伟、唐君毅、崔书琴等学者,借用华南中学在九龙伟晴街的课室三间,筹办"亚洲文商夜学院",招收港、台学生60余人,展开钱穆在香港的办校生涯,实现为中国人办教育的目的。
1950年秋,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深水埔桂林街61-65号购得新楼三楹供作新校舍,占地虽不大,也无图书馆,但亚洲文商从此由夜校改为日校,并更名为"新亚书院",钱穆出任院长。
"新亚"之名,据钱穆所言,希望藉提倡"新亚洲",为在香港的中国人争取稍微光明的未来。钱穆之子女指出,钱穆看到流亡香港的中国人失去精神支柱,希望藉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作中国人。
新亚书院创办宗旨,强调上溯宋明书院的传统,采西欧导师制度,以人文精神教育为宗旨,沟通中西文化。由钱穆教中国通史,唐君毅教哲学,崔书琴教政治学。
最初新亚书院只是所难民学校,收容大陆流亡青年,以免断了学业,教师不支薪。钱穆校长兼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坚持曾国藩"扎硬寨、打死战"的精神,为新亚书院四处奔走募款,争取优秀学者任教。他还说服香港政府,认定新亚是以办教育为理念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让学校免于商业登记,以免损害学院的教育精神与本质。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