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将来一定有用。--钱穆
国际知名的儒学大师钱穆凭借自学不倦,在学术上成一家之言,他虽无大学文凭,却成为当代大儒、史学导师。在九十六年生命中,历经抗战、流落香江、定居台湾等颠沛流离,却能因为对学术的坚持与狂热,成就令人赞叹的学术著作与成就。一向坚持传统的钱穆,始终给人古板、保守的刻板印象,更让他在老年成为反对者批判目标,以致于在台湾狂飙的年代,遭受政治人物的无情践踏。
不过钱穆一生全心发扬传统文化,坚持以历史救国、为故国招魂的浪漫色彩,却是后人难以比肩。尤其他在抗战流离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与贫困生活著作的《国史大纲》,成为两岸史学的重要经典文献。钱穆的这份坚持,以及期待后人在"国史"中浸润生命,拓展视野以救国、复国的气度与格局,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无形遗产。
重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统,钱穆始终没有丝毫动摇,他主张现代中国人必读九本传统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祖坛经》、朱熹《静思录》,以及王阳明《传习录》─才能领略故人先贤的文化抱负。他在毕生力作《国史大纲》正文前,高举四项对国史的殷切期待:
一、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必有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三、不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也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四、当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较多,国家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在晚年多次强调,国民必需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否则不是合格的国民。这或许正是重视传统的史家所提出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宣言。
自幼苦读北大任教时期成一家之言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4年)七月三十日,生在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南延祥乡啸傲泾上七房桥之五世同堂。原名钱思嵘,1902年入小学担任教师时,才改名为钱穆,笔名有公沙、忘未学斋主等。
钱穆自幼天资聪颖,有强记不忘的本领,虽然家境贫寒,仍刻学苦读,1901年入私塾,父亲钱承沛即称赞他"前世曾读书来"。1906年,钱承沛因肺病逝世,临终前叮咛他要好好读书。私塾老师期许他能效法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国学上成大器。
是以钱穆以姚鼐的《古文辞类篡》与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为入门,踏入国学经典的瀚海中。1908年进长州府中学堂,诗人刘半农是钱穆的中学同学,瞿秋白则晚两人一届入学。
钱穆自小不但爱读书,且口才极佳,七岁就在鸦片馆为客说三国演义,曾为同学讲水浒传。十六岁时,受到谭嗣同"仁学"影响,愤而剪去长辫。因辛亥革命爆发,学校解散,无法完成中学学业。十八岁,钱穆出任无锡市郊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教师,开始发表文章,1918年,由商务书局出版第一本著作《论语文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