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国家人文历史》:正在消失的老广州

2013年07月22日 11: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斌

在广州老城区街边巷筒里的西关大屋,是古老广州民居建筑的代表作

西关:十三行豪商云集

十六世纪,欧洲国家的商船来到南中国的沿海地带,争相对华贸易。广州是欧洲国家进入南中国海的首选口岸。

广州西关地区的形成肇始于贸易的发展,由于古代有“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说法,所以往来贸易的外商都被安置在西关一带,明代还为他们建设了专门的“怀远驿”。广州的外贸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转移到西关。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政府设广东海关为全国唯一经营进出口贸易的通商口岸,并指定了半官半商的垄断性贸易机构“十三行”来充当外贸中介人。由于清朝拥有的优质茶叶、丝绸等在海外都是“刚需”,外贸十分繁荣,清代有首竹枝词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十三行商总潘振承,擅长外语且经商有信誉,极受外国商人的相赖,生意做得很大,曾经垄断了对英生丝贸易。潘家到底多有钱?据一位法国商人记录,潘家每年的日用开支高达300万法郎,堪比西欧国王,潘振承也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

丝绸外贸还带动了大量的丝织工场就近在西关成立,工、商的发达使西关成为人口流入地,房地产租买需求旺盛。在西关的涌郊区,房地产事业繁荣起来,十三行及附近区域慢慢形成了洋行和外国人聚居区。上下西关涌的平原地带全部被开发为住宅区,西关很快就成为高尚地产的首选,潘、卢、伍、叶四大家族“甲第云连,鱼鳞栉比”。由于在此居住的富商特别多,大户人家集中,风气开化,所以早就有“西关小姐”之说。西关小姐在打扮上已经西化,但内心却依然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心理。晚清的西关小姐不少接受过西洋教育,是当时广州最时髦的女性。西关小姐喜欢逛街,身后会跟着贴身丫环和求爱的西关大少、东山少爷,花团锦簇,带动了西关第十甫路成了一条饮食街,老字号莲香楼、陶陶居等茶楼酒肆生意兴隆。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颇有置业眼光的潘振承在与十三行隔江相望的珠江南岸(即今滨江西路漱珠涌)购置了一大片河滩地。这片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到对岸的商行上班楫舟即过,且闹中取静,适合修身养性。随后他在河南漱珠涌以西至珠江边大量购置土地,修建宅地、花园、祠堂。潘振承成为在河南地区开村建宅的最早开基人,有了潘家的开拓,河南一带也很快成为一些巨富们的新乐土。1803 年十三行的新一代巨商伍秉镛也把家选在此地,建起了伍家花园,与潘家隔溪相望。如果从依靠商业兴起的角度来看,河南的开拓可算是西关的延伸。今天,在海珠区南华中路231号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潘氏大院”洋楼,附近背路小巷的门牌很多都还是“龙溪乡”(潘家的福建祖籍)、“伍家祠路”等名字,昭示着以往主人的显赫身份。

富商们的主要住宅样式是一种土洋结合的“西关大屋”,对此,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体会是低调的奢华。宅院从外部看就是青砖高墙,平淡无奇,内部“除了占地不及皇宫大之外,各方面都丝毫不比皇宫逊色,分成若干套住宅,装修精美而高雅”。据说在潘家花园里极尽奢华,用广州本地话说是“镬底都镶金”,珍稀的古树、花卉到处都是,还养有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等。

西关大屋门脸小,进深却极深,深到一间大屋里面还可以有条小巷子,屋内的房间形成一条中轴线。西关大屋有三个最明显的标志:一是正面外墙铺贴的白色花岗岩石板墙裙和砌筑的“绿豆青”水磨大青砖,并称“青砖石脚”,用糯米饭拌灰浆,青砖墙没有一丝缝隙,坚固防潮;二是蚀刻彩色玻璃花窗“满洲窗”,阳光下五彩斑斓;三是趟栊门。趟栊门其实是三组门,最外的是像极了美国西部片中牛仔酒吧用的矮脚吊扇门,大概只有半人高,能够遮挡阳光和防止飘雨对大门门脚的侵蚀;中间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这是一种栅栏式的拉门,趟栊的后部还装有竖插销和小铜铃,以铃声迎客,以铃声防贼,平时脚门和趟栊关上,既通风又防盗;最后才是真正的大门,三道门比现代钢铁制造的防盗门还要牢固。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广州亚运会 历史建筑 老建筑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