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国家人文历史》:正在消失的老广州

2013年07月22日 11: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斌

无序卖地必将付出代价

金陵台、妙高台强拆事件给广州敲响了警钟,一是无序卖地必将付出代价,二是城市历史建筑的家底急需摸清。

当地一名拆迁代理律师张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对土地制度规范不严,对于开发商的资质及开发地块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开发商当时都是先把地抢过来再说,有些开发商无力开发,很多地因此烂尾。”

政府卖地时土地部门说了算,等到文保部门发现地块上有文物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时,地已经卖出去,飞涨的地价也让政府难以赎回,接下来的僵局势必让各方都陷入被动。

2006年,一家房地产公司买下广州市沿江西路和解放南路交界一栋四层洋房,开始拆除。三年后有人发现这座楼房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秘密联络点、中共广州地下市委的所在地,被称为是“广州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但是此时这座身世显赫的小楼已经被严重破坏了。小楼拆建活动最后被叫停,此后一拖就是四年。附近街坊说这楼已经“烂尾了好几年,开发商都换了好几手??也不知道是拆还是不拆,就这样常年放在那里没人管”。

只要土地部门和文保部门不能实现密切配合、联动,地方政府不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类似这样的例子就不会绝迹。杨华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中心城区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都被划入拆迁开发的范围。”看到从小生活的广州老城,那些熟悉的、精妙的老建筑一片一片被拆掉,杨华辉创立了一个名为“古粤秀色”的本土文化网站,专门呼吁、曝光、拯救那些即将被拆除的老建筑。通过网络向学生、居民普及建筑知识,传递文保意识。在不断高涨的民间保护热情面前,那些忽视历史建筑的拆迁活动将会被更快地发现,意图进行地产投机会越来越难以得逞。

如何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广州大学汤国华教授认为要尽快对全市的历史建筑家底来一次彻底的普查。当人们清楚地知道这片土地上哪里有什么,哪里没有什么时,可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对于城市规划的益处也很大。

目前,汤国华教授正在带领学生搞调查,对发现的历史建筑进行评估和测绘,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但是单靠一位大学教授去做这项庞大的工程显然是不可能的。学者的行动、民间的举报、媒体的曝光,都不能做到全面地、系统地保护历史建筑,只有政府才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将全部“家底”了然于胸。学者李公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烈要求政府统计和公布过去已被破坏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名录,他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地铁一号线开始,广州进入大拆大建时期。在各种市政建设和商业区发展过程中,究竟有多少文物和历史建筑被毁?”显然他需要的是一份完整的答案。

据悉,2012年12月广州市规划局对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了摸查,目前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审核阶段,但这份名单离摸清老广州的“家底”还远远不够。(周斌)

 

历史与地理织就的城市肌理

老广州的生长史

加拿大地理学家鲍恩(L.S.Bourne)和西蒙斯(J.W.Sim-mons)在《城市体系》一书中曾说过:“任何一个城市的景观,都是这城市从有人定居时起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无数决策和措施的反映。”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广州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南武城。秦末汉初,秦军统帅赵佗在南武城一带创建了南越国,国都称番禺。南越国善于经营海上贸易,很快就聚敛了巨额的财富,并掀起了广州城建史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之后,广州城经历了三国、唐、五代十国、宋的建设,已经初具大都市的规模。

唐时有七条对外交通路线,其中就有以广州为起点通往印度洋和东非沿岸的西行贸易航线,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顺着这条航线,中国船只从广州起锚,穿过马六甲海峡,渡过印度洋,最终抵达波斯湾沿岸和东非海岸一带,途经许多国家。广州也因此繁荣起来,奠定了基本的城市形态。

宋代广州建立了很多濠渠,最出名的要数“六脉”,一方面可以成为便捷的城市运输途径,另一方面濠渠还可加强城市的军事防御能力,且具有排泄污水、防范山洪冲击和提供水源以备火患等作用。

明代城建很重视濠渠与城墙,东濠涌不但是市内交通要道,还是广州居民的饮用水源。因此被形容为“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现在东濠涌北起麓湖,南衔珠江,是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的河涌,全长4.51公里,一度受到污染,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臭得两岸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花费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后才得使东濠涌“旧貌换新颜”。

明代还扩建城墙将越秀山包入城中,并在山上建起了镇海楼,镇压古越王气。广州城在明朝的经营下已经有了大致的格局,城西的西关地区以商业区为主,城南沿江滩涂地主要以官有码头和民间集市为主,城东的东关地区以官府和官邸为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广州亚运会 历史建筑 老建筑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