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光明网:在骂声中大卖的文化现象是中国电影史耻辱

2013年10月05日 11:20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 晞

日前,《小时代2》、《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玛德二号》三部电影相继宣布提前一天公映,死磕8月8日开始的七夕档。从最开始导演间的互掐到现在电影发行方的暗自使劲,影片未卖先红的把戏被电影人挥洒得淋漓尽致,他们绞尽脑汁的挖掘各式宣传卖点,然后再大张旗鼓地拿出来狂戳大众的神经。虽然这些宣传赚足了眼球,但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吐槽。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是刚上演完导演处女秀的郭敬明。这部在骂声中狂揽近5亿票房的《小时代》让郭敬明跻身中国最赚钱导演之一,为了再次引起关注,他首先跳出来说要将影片提档一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导演高群书紧随其后,虽然他极度抨击郭敬明的行为,却也将影片提前一天上映。高群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部片子的临时提档对后面的电影伤害很大,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也必须提档。而对于影片的“提档”,高群书表示困难重重。

在这场电影乱战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无疑是——提档。这个在专业人士眼中不屑一顾,在观众眼中似懂非懂的词,却着实把大多数人忽悠了一把。相信很多人的脑袋里都会出现一串问号:提档真的有那么困难么?提前一天上映对电影能有多大影响?

事实上提档全然不像片方所说得那么玄妙。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影在档期选择时会考虑三个因素。第一个是考虑影片类型和受众用户集中出现的时间;第二是影院档期的客观情况;第三就是要看同期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也是档期变动最核心因素。而在选定档期后,电影上映日期前后浮动一两天都是很正常,这在好莱坞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现在三部电影因为提档问题吵的沸沸扬扬也只是片方的一个营销噱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哄抢关注度和影响力。

其实,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尝到营销带来的甜头,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失恋33天》。这部投资仅800万的电影通过在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上狂轰滥炸式的营销手段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最终以3.5亿票房完美收官。《失恋33天》一时间被奉为经典,这也使得众多电影人垂涎三尺,竞相研究效仿。而一些互联网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加入电影市场,这也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更加纷乱。于是在这些各怀心思的投机者苦心经营之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观众们终于等来了《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备受抨击却依旧大卖的国产“大作”。

虽然中国电影产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但这种“繁荣”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记者了解到,随着近些年电影产业的升温,中国的银幕数也呈爆发式的增长,从2007年时的3000余块,发展到现在已有15400块,这也无疑带动了整个电影行业的繁荣。但随着银幕数的高速增长,影院座位也出现了大量闲置的情况,据一份报告显示,近期的电影平均上座率不足15%。卡通骑士CEO胡宗京告诉记者,在内容产业中,渠道与内容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一个市场没成熟起来的时候,一定是渠道的增长带动电影产业的增长,但当渠道达到一定饱和的状态时,仍会以内容为王。

谈到过度营销的副作用,胡宗京表示,“中国电影行业如果靠营销的暴涨暴增,最后只会伤了观众,长此以往也会伤及整个行业。内容产业的核心增长源于产品本身,产品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分析近些年的票房趋势,当观众消费还未趋于理性的时候,80%的电影产品基本上都是呈波浪形的抛物线波动。但从2012年的3月份开始,我们看到这种‘抛物线’在减少,很多电影的票房都是从第一天开始依次下降。从长远看,产品力下降必然导致观众流失,长期如此必然为电影市场可能出现的危机埋下伏笔。”

显然,中国电影在骂声中卖座悄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也与电影原本的功能和文化意义背道而驰。中国电影人们应该去深思这个问题,而不是在看到可观收益的诱使下竞相效仿,将艺术良知抛之脑后。如果我们的电影制作者们因为这种不健康的票房成果而窃喜,那中国电影行业必将陷入危机。当电影产业回归到内容本身,当中国电影不再依靠过度营销拉拢观众,当漫天的宣传不再都是噱头,也许,那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大时代”。(光明网记者张 晞)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提档 文化现象 大时代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