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邓正来:“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

2013年01月24日 10:31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邓正来

四、哈耶克批判“社会正义”之观点的补论

实际上,根据我个人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哈耶克在反对“社会正义”方面所提出的最终且最具说服力的论辩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论的论辩。然而,由于我已经在“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那篇长文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详尽的阐释〔82〕,所以我只打算在这里对其间的关键要点做一番简要的讨论。一如我们所知,与任何其他自由主义理论相区别──当然这也构成了哈耶克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特征在于它基本上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去捍卫自由社会的,因为他指出,自由和正当行为规则都是人们应对人之无知——亦即人们对特定事实的绝对无知——所必需且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方面,哈耶克有关自由正当性的主要论证所依据的乃是所有的行动者对于他们大多数目的和福利之实现所依凭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具有必然的无知,正如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所指出的,“主张个人自由的依据,主要在于承认所有的人对于实现其目的及福利所赖以为基础的众多因素,都存有不可避免的无知。我们之所以需要自由,乃是因为我们经由学习而知道,我们可以从中期望获致实现我们诸多目标的机会”〔83〕;当然,哈耶克在1962年进一步指出,个人自由之所以如此重要的终极原因,乃是人们对于大多数决定所有其他人的行为的情势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无知,而这些其他人的行为则是我们得以不断从中获得助益的渊源。〔84〕

另一方面,哈耶克之所以主张正当行为规则,实是因为这些正当行为规则不仅能够使行动者在拥有知识的时候交流或传播这些知识,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并不拥有必需的知识的时候应对无知,一如哈耶克所言,这些正当行为规则乃是“社会的集合知识的体现”。更为具体地说,如果一个行动者成功地遵循了一项正当行为规则,那么这个行动者便经由此项规则而具有了实施某一行动的能力。〔85〕正是由于人们在特定事实方面所具有的这种绝对无知,同样也是由于人们缺乏对不同个人特定目的之相对重要性的共同等级序列的知识,自由市场秩序才必须通过遵循抽象且目的独立的正当行为规则加以维续。

当然,仅就作为一种文化进化过程之结果的正当行为规则而言,它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普遍的权威性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循,并不是以这样一个事实为基础的,即个人知道无视这些规则所面临的后果,而是因为它们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在这些具体后果当中,绝大多数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再者,惟有当个人和其他人都受这些正当行为规则的指导的时候,个人的行动才不会与其他人的行动常常发生冲突。因此,根据正当行为规则而不是依凭特定结果来判断人之行动,不仅是使开放社会成为可能的一项重大步骤,而且也是人类经由种种偶然因素而发现的一种工具,用以克服每个个人对于大多数特定事实的无知。

显而易见,哈耶克有关自由和正当行为规则的这种知识论论辩确实构成了他有关“社会正义在自由市场秩序内部毫无任何意义”以及“社会正义在自由市场秩序中的实施只会摧毁这种秩序及其赖以为凭的正当行为规则系统”这两项命题的知识论依据。当然,我之所以把哈耶克的这种知识论论辩视作是他对“社会正义”作出的一项致命的打击,更是因为它凸显出了“社会正义”诉求中所隐含的唯理主义趋向以及它在自由市场秩序中实施的不可能性。一如前述,“社会正义”不仅要求对自由市场秩序所引发的每种结果或事态保有决定何者是正义者的权力,而且还要求对它所认定的不正义的结果或事态保有进行纠正或重新分配的权力,而这两项诉求则是以存在着一个全知全能的拟人化“社会”──亦即宣称能够代表这种“社会”的权力机构──这样一项预设为依凭的。这种全知全能的权力机构不仅宣称自己充分意识到了所有可能的后果以及不同结果的相对重要性,而且还宣称自己完全知道它据以判断不同且具体目的之相对重要性的绝对正确的标准。因此,“社会正义”拒绝服从社会经由自发演化而成的正当行为规则,并且坚持追求明确且具体的所谓正义的目标。

但是哈耶克却明确指出,“社会正义”诉求中所隐含的这种唯理主义趋向实是与自由主义进化论的“无知观”相违背的,甚至是一种“致命的自负”〔86〕,因为在自由市场秩序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那种足以使他确使那些受他的行动影响的人得到他认为他们应当得到的东西的权力或知识。以上所述可以显见于下述事实:第一,人们对社会正义在特定情势中所要求的那些具体东西根本就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第二,如果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那么可供人们据以判定谁的意见是正确的已知标准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三,在自由市场秩序中──亦即个人有自由运用各自的知识去追求各自的目的的社会中,人们决不可能在事先就有效地制定出一种具有共识的分配方案;第四,权力机构在自由市场秩序中实施“社会正义”分配原则的时候,决不可能知道应当把每个个体置于何种位置以维续这种自由且复杂的市场秩序;第五,即使权力机构能够为纠正市场分配之结果而确立起明确的标准,那么它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去实施和执行这些标准。据此,哈耶克得出结论认为,“社会正义”在自由市场秩序中的实施不仅会扼杀个人自由,而且还会摧毁那些有可能救济人之无知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亦即正当行为规则系统。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哈耶克立基于个人行为“正义观”而对社会正义在自由市场秩序中毫无意义的分析也遭到了论者们的批判:一是来自社会正义阵营的批判,另一是来自自由主义阵营的批判。一如前述,哈耶克论辩说,在一个认定个人所拥有的特定知识应当得到充分使用而且个人应当享有选择职业和进行交易之自由的社会中,个人乃是根据其服务对其他人的实际价值而获得报酬的,而且这样的报酬也不必与个人所谓的应得者或需要相符合。这里的关键乃在于我在上文所说的哈耶克对自由市场秩序所引发的事态或报酬结果所做的“去道德化”处理,因为一如我们所知,在哈耶克那里,惟有当这样一种事态或报酬结果是个人行动所意图或可预见的结果的时候,它才可以被有意义地判断成是正义的或不正义的;但是,这样一种事态或报酬结果事实上却是众多不同的个人行动所引发的一种非意图的结果,因此对这样一种在性质上类似于自然现象的结果做正义或不正义的判断乃是毫无意义的。

正是在这里,哈耶克的“去道德化”论辩,一方面与那些具有社会正义倾向的平均主义者的论辩发生了冲突。Raymond Plant在讨论哈耶克这个观点的时候指出,“即使我们接受哈耶克有关个人间市场交易的基本性质的观点中的大部分观点,这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哈耶克的结论是有效的。对所谓自然主义的市场结果所做的平均主义回应并不集中于这些结果是如何导致的,而集中在我们是如何回应它们的。天气有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集体努力避免它的破坏。障碍有可能不是刻意行动的结果,但是当我们考虑社会对这些不幸所做的回应的时候,正义和不正义便进入了我们的视域之中。”〔87〕另一方面,哈耶克的这个论辩也与某些广为人们接受的有关市场报酬模式的正当性理据发生了冲突。作为自由市场秩序的一位拥护者,欧文?克里斯托尔对哈耶克的论辩进行了批判〔88〕。克里斯托尔认为,从历史上看,人们之所以拥护自由市场秩序,实是因为这种秩序是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而这意味着道德与报酬结果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但是哈耶克却认为报酬结果与道德不涉,而这无异于是在摧毁自由市场秩序的合法性:“假如在某一社会之中,权力、权利和财产不是按照某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标准进行分配的”,那么,个人是不会承认“这样一个社会的”。〔89〕

然而在我看来,来自于上述两个路向的批判对于哈耶克的“去道德化”论辩来说却并不有效。一方面,针对克里斯托尔的批判,哈耶克至少可以作出这样两项回应〔90〕:首先,除了某些早期的美国论者以外,一直没有人把报酬与道德价值联系起来。一些晚期的经院哲学家、约翰?洛克、尤其是L. 莫里纳认为,惟有竞争的方式才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竞争的结果则无所谓正义或不正义。〔91〕其次,把市场的结果与道德价值联系起来未必就能使市场的结果变得更可欲,或许只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家自负自大的基础,……使他们养成一种实际上并不会使他们更受欢迎的自以为道德公正的傲气”。〔92〕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社会正义 社会 正义观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