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众阅读的演变 与数字化模式辨析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书业关注度最高、讨论也最热烈的话题,从阅读上看,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主要的阅读媒介。一是信息量大促进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二是免费的模式促使利润转移;三是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引发读者参与内容提供;四是浅阅读成为普遍的阅读趋势。那么,传统书业究竟应该怎么对待那些可能改变传统出版格局、争夺出版未来的数字化模式?
电子书:出版社要防止利润向硬件转移
电子书是纸质书的数字化形态,是传统出版借助于新介质的展现形式,是纸质书的一种延续,电子书的阅读需要依托于阅读器和PC设备实现。发展到目前,电子书的平台建设和传播方式已经逐渐成熟,对于出版社而言,能做的就是出好内容,将其交给最好的营销渠道进行销售。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美国互联网上卖得最好的电子书都是一些超级畅销书,并非长尾理论中的稀缺的、无人问津的“长尾”书。
对于电子书的问题,出版社一定要注意防止利润向硬件转移,硬件厂商在销售阅读器时往往会附赠成百上千的图书,这无疑是对内容的贬值,从而影响出版业的价值。特别是如果出版社转型只出版电子书之后,也将导致规模性缩水,因为一本电子书一旦进入互联网,立刻就如一滴水汇入大海,变得非常之渺小,价值也随之消失。
手机阅读:手机内容碎片化是出版社提供产品的创新点
手机出版与阅读的商业模式也已经较为成熟,电信行业运营商的投入和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加之以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在这一领域,电信运营商已经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出版社参与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只能是内容提供商,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的特点在于内容的碎片化,适合浏览和浅阅读,这与出版社当下的产品有所区别,这点是出版社在提供相关阅读内容时需要注意和创新的。
专业出版——数据库营销模式:对规模性要求高
专业出版的数字化多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当前的商业模式也较为成熟。不过这种模式对于规模性的要求较高,单家出版社的内容很难取得规模效应,出版社在涉足这方面工作时必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计算自己的赢利预期。
博客、网站等自由发表模式:出版业可在其中寻找机会
这种模式是互联网中内容最多,也是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方式。电子书是经过选择加工而发表的内容,那么自由发表模式就是未经选择加工的产品,未来出版业应该可以在其中寻找相应的机会,发挥自身价值。
这是一种“先出版、后过滤”的模式,将会对原有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一方式未来如何发展成为一种可以成功赢利的商业模式尚不明朗。因此,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免费的形式。
学生书包电子化:由谁来买单
对于教辅教材的数字化问题,许多单位都在研发“学生电子书包”。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方式的前期硬件投入较大,在刚刚完成义务教育普及的我国,由谁来对电子书包买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教育出版的长期发展趋势必然是网络化,当前的一切都是过渡阶段的产品。
传统出版业的核心及编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