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敦煌散记


来源:东方早报

人参与 评论

照例,又见到了那个著名的藏经洞。1900年夏天,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此洞,在三米见方不到的洞窟内竟堆满五万多件中外文书、经卷、织绣和画像,是从三国魏晋到北宋一千多年间的古文献。这一发现轰动世界,英、法、日、俄、美等国闻风而动,先后前来掠取。我看其中最厉害的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他在20多天的时间内,蹲跪在狭窄昏暗、灰尘呛鼻的洞窟内,翻看了近两万件敦煌遗书,平均每天阅看1000件,每小时100件,其工作强度可以想见。最后,他从中挑走精品约五千件,运回法国,这批遗书公认是最有学术价值的。敦煌遗书散落海外,历史

  敦煌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复原)

  敦煌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复原)

石建邦

上月中,应老赵之邀,陪同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CB学会)专家小组,去了一次敦煌,心里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兴奋。

还记得上回去敦煌,已是二十二年前的事。那时大学刚毕业没几年,和一帮文博干训生去敦煌等地实习。大伙儿坐上海到乌鲁木齐的火车,而且硬座,三天两夜到达柳园车站。记得到站时已经凌晨,柳园到敦煌还有一百多公里,接我们的车走了近三个小时,一路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和车辆。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滩,在月色下苍凉浩瀚。

现在交通便捷。我们早上8点的飞机,在西安经停,下午3点不到即抵达敦煌。天是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杂质。到酒店放下行李,4点不到,大伙儿已经来到月牙泉了。我情不自禁,气喘吁吁爬到鸣沙山顶上远眺,落日西沉,敦煌市密密匝匝尽在眼底,浑不似廿多年前的稀疏寥落。

有人说,“世间有几处地方,有生之年总觉应该一到,敦煌便是其一。”

敦煌名闻遐迩,当然是因为它的莫高窟壁画。据说公元366年,有个行脚和尚乐僔法师来到此地,“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口,造窟一龛。”莫高窟故又名千佛洞,从此开始,善男信女竞相凿窟供养,画壁塑像,香火绵延千年,直到明代,随着国力渐弱加上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敦煌才荒废湮没。

日本人尤其对敦煌有一种朝圣的心情,他们说这里是日本文化的精神源泉。许多人虔诚地过来,据说都看得泪流满面。我上次来的时候,池田大作与常书鸿的对话《敦煌的光彩》刚出,还有井上靖、平山郁夫等人的书里,都写出了他们对敦煌的崇拜之情。敦煌是他们的精神故乡。还记得当时敦煌研究院的段文杰院长,那天特意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还允许我们看了几个特窟。如元代的第465窟等。

第二天一早,我们终于来到莫高窟。冬日的晨光照耀在鸣沙山上,金灿灿的壮观。乘建筑专家与敦煌研究院学者交流研讨的间隙,我找到老同学张元林。元林兄大学一毕业就到敦煌工作,现在是著名的敦煌学者。他给我看一些近年来在海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很有分量。匆匆一见,有很多话要说,于是相约晚上去城里再叙。

午饭后即进洞参观,专家们从建筑的角度有特别的关注,我则一任信马由缰随便看看。敦煌石窟,从北凉到元,经历十个朝代的营建,壁画面积有4.5万平方米,如果排成两米高的长卷,拉开来要有20多公里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唐代的,光从这个粗浅的比喻来看就够惊人的。现在好谈“软实力”,敦煌有最强的文化软实力。要知道,今天的博物馆里确信是唐代的真迹几乎没有。参观中,相比于唐代壁画的宏大叙事,华丽繁复,我似乎不改初心,还是更喜欢隋代、北魏几个洞窟的壁画活泼天真。

照例,又见到了那个著名的藏经洞。1900年夏天,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此洞,在三米见方不到的洞窟内竟堆满五万多件中外文书、经卷、织绣和画像,是从三国魏晋到北宋一千多年间的古文献。这一发现轰动世界,英、法、日、俄、美等国闻风而动,先后前来掠取。我看其中最厉害的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他在20多天的时间内,蹲跪在狭窄昏暗、灰尘呛鼻的洞窟内,翻看了近两万件敦煌遗书,平均每天阅看1000件,每小时100件,其工作强度可以想见。最后,他从中挑走精品约五千件,运回法国,这批遗书公认是最有学术价值的。敦煌遗书散落海外,历史学家陈寅恪曾沉痛地说,“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也正因有着这样的伤痛,终于在1944年,国民政府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任命常书鸿为所长。看完洞窟,我们特地进中寺参观了常先生等人工作生活过的场所,充分领略当年的艰苦卓绝。讲解员还带我们看现任院长樊锦诗住过的那个逼仄房间,见识了“土沙发”、“土桌椅”的尊容。晚上,樊院长特地出差赶回来见我们,谈起当年的生活条件,老太太一笑置之。只是说冬天晚上睡在土炕上,下面烧得火烫,上面冻得冰凉,那份滋味还令她记忆犹新。

第三天,我还有幸去了趟榆林窟,看到了那里最出名的第25号窟,以及有名的水月观音壁画。下午一伙人又去阳关遗址凭吊一番,那天来回足足跑了五百公里。最后一天临上飞机前,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即将于今年5月开放的游客中心,气势宏大。敦煌正以积极的姿态拉近与世界的距离,绽放魅力。

敦煌也罢,敦煌学也罢,不应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关心就可以的事。美丽的敦煌,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宝库,需要国人更多地认识和关注,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真诚爱惜和无私护念。■

(作者系资深艺术顾问)

标签:敦煌 敦煌学 文化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