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袁隆平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2012年02月06日 11:15
来源:果壳网 作者:小蓟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而杂交玉米的办法用到水稻上却不可行,因为水稻不仅花极小,一朵花只结一颗种子,而且花粉也只在极短时间内具有活力。操作上的困难让人们很难用手工杂交的方法来提供大批量的杂交种子以满足大田生产的要求。在当时的国际水稻学界,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水稻是自花传粉作物,杂交没有优势,即使有优势,也由于无法提供大批量杂交种子,水稻杂种优势还是无法用于大规模水稻生产。但从北京回到湖南后,袁隆平还是决定从那棵穗大粒多的水稻身上寻找杂交水稻的钥匙。

过了三四年,检查了1.4 万棵稻穗上的小花,在当时的中科院院刊《科学通报》上,36 岁的袁隆平发表论文,描述自己在水稻身上的发现:他发现了4 棵雄蕊没有生殖能力的稻株,而这种雄性不育的特征还可以遗传。于是,袁隆平说: “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育。”

“文革”期间,学校已经贴出了针对袁隆平的大字报,批斗行动却迟迟不见踪影。后来才得知,是国家科委看到了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特意下发文件,要求湖南科委支持袁的水稻杂交试验——之后的每次批斗,科技部公函就成了袁隆平的护身符。

1973年,袁隆平培育经过9 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能够大面积实地栽培杂交水稻品种。他在1981 年被授予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图为1975 年11 月袁隆平院士(右三)与同事李必湖(右一)观察水稻是生长态势

1970 年11 月23 日,海南岛野生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海南本地的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一个长满野生水稻的水坑沼泽中发现了一棵他们需要的植株——那棵野生植株贴着地面生长,拥有败育的花粉。杂交了数代进行选育,他们淘汰掉了那棵植株的一系列不好的特性——匍匐生长、叶窄、茎秆纤细,容易落粒……花粉败育的特性仍然保存了下来。

那株野生稻被取名为“野败”。从“野败” 开始,水稻领域的一件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促成了另一场影响深远的农业技术革命。事实上,就在“野败” 被发现后不久,大约在1972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中断了他们的杂交水稻研究,原因是“很难解决有关的技术问题”。

今天,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杂交水稻的解释中说, “比其他稻种都要高产。” 谢放鸣解释道: “在相同的气候、土壤、肥料环境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高产。用相同的投入,杂交水稻要比常规水稻高出20% 以上的产量。” 谢是袁隆平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目前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担任资深研究员,负责全球农业磋商组织的杂交水稻研发项目。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土壤生产力 尉迟 半矮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