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丢失的历史密码
满语,从“国语”到“外语”
正是秉承大清历代皇帝祖训,在家族的安排下,瀛生在那个已经没有人对满语感兴趣的时代,开始学习满语。
瀛生先是跟随时称“同光清语六贤”之一的爱新觉罗·朴厚习满语三年,又拜在同为“六贤”之一的满语专家阿克顿布门下,习满语16载。1940年以后,瀛生又跟随名儒克敬之学习满汉翻译。
尽管如此,满语对于瀛生而言,仍然是一门“外语”。“清代后期,满语就不再是满族人的母语了。”瀛生说,要想学习满语,就要像学习外国语一样,到专门的学校里去学。
事实上,在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时,满语也只是名义上的“国语”。清朝历代皇帝的祖训,正是与满语的颓势相伴而出的。满语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急速萎缩。清朝前期,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书,尤其是涉及军机、边疆、八旗事务的文书还主要使用满文。雍正年间,渐杂用汉文。嘉庆以后,在军机处、内务府等重要机构中,汉文文件逐渐占据优势。光绪已降,即使在宫廷内,满语也基本被束之高阁。据说慈禧太后批阅文件只批汉文,不阅满文。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只备法、英、德、汉四种文本各一份,已没有满文的位置,这表明,满语、满文此时已丧失了“国语”、“国书”的地位。
从辛亥革命一直到1930年,胜任满语教学的老师相继辞世,满语即使作为一门“外语”也不再被人学习和传承。“我恐怕是关内最后一个通晓满语的满人了。”瀛生说。
北京城唯一合格的满语老师
1949年,满语重新进入官方视野。上世纪50年代,董必武向中央建议写一部正式的清史,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首肯。从延安时代起,毛泽东就有个情结,他想弄清楚满族这个东北的小民族,怎么就把中国统治了,并且统治了二百多年?
研究清史需要满语这个工具进行学术上的考证。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满文部主任吴元丰介绍,一史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有一千万件。其中二百多万件,即20% 的比例是用满文书写的。
此外,东北三省、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日本东洋文库、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也都藏有满文档案。全世界总计有三百万件满文档案,绝大多数尚未整理出版,更没有被研究者充分利用。
1954年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溥任、启功等满族人士呼吁“拯救满文、培养满文人才”,周恩来当即委托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落实。
很快,一个以拯救满文为目的的“满语班”开始创办了。教学工作由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负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教务后勤工作。学员学成后分配到语言所第四组民族语言室和近代史所的清史组工作。
建国后首届“满语班”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庆丰回忆,是年9月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学员不足10人,领导来了一大堆,其中就有时任中科院语言所所长的罗常培和中科院近代史所所长范文澜。
据说,罗常培在北京城里搜了个遍,才找到一位合格的满语老师———名儒克敬之。克敬之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内阁学士赛尚阿,父亲崇纲做过驻藏帮办大臣,是清代著名翻译家。克敬之本人精通满蒙汉语,曾在宫廷内教授皇亲贵族子弟。
王庆丰记得,因克老年迈行动不便,他们每天上午的四节满文课在克老家里上,那是位于东城区香饵胡同的一个老式四合院。
1961年,还是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开设第二届“满语班”。除全国统一高考招收的19名高中生外,还特别招收了中央档案馆选送的明清档案部3名年轻干部,共有学员22人。
吴元丰说,当时已经知道锡伯族的语言和满语非常接近,于是为办好这届“满语班”,专门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请来3位锡伯族老师。
第一届满语班学员合影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