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汉语叙事,还有多少可能性?

2011年11月01日 10:30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一个文学奖的理想与探求

在纷纷扰扰的茅奖评选结束之后,中国南方的一座小城兴化,在十月颁出了另一项奖,即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命名的“施耐庵文学奖”。在当今文学奖不算多也不算少的今天,这个奖集合了一些学院派批评家,最终从50部提名作品中评出贾平凹的《古炉》、宁肯的《天·藏》、香港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以及阎连科的非虚构作品《我与父辈》为首届得奖作品。与中国很多高大全的文学奖不同,该奖的宗旨正如该奖评委会主席陈建功先生所概括——薪传和弘扬伟大的叙事文学传统,创新开辟汉语长篇叙事的新境界。着眼的是作品的“叙事”。由此,“汉语叙事的可能性”这个概念被反复标举出来,成为考量所有入围作品最主要的标准。

施耐庵文学奖由惠生企业赞助,依托当地政府主办。在一些人看来,这无非是一座城市提升自身人气的一个手段而已。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个地方“小奖”却暗含了恢复文学本体价值的认真探求。其实,中国很多大大小小的文学奖,创立伊始,也都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只是走着走着变了味。我们无意对新创立的施耐庵文学奖的未来做更多瞻望,倒是有兴趣对他们所倾心的叙事概念做一个探讨。为什么这个奖如此看重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得奖作品在叙事方面又有什么新的突破与拓展?记者在颁奖典礼后,采访了施耐庵文学奖发起人、文学评论家费振钟先生。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叙事 叙事主题 汉语小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