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3年大陆青春片回眸:当青春成为大众消费品


来源:南方周末

人参与 评论

回眸2013年的青春片创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中的青春,只会更加成熟地书写其消费属性;而面对抽离历史意义的小时代,我们也不无感慨,真正的青春,或许只属于个人感怀。

《青春派》剧照。(豆瓣/图)

2010年,43分钟的网络电影《老男孩》以病毒般的传播速度席卷网络,引发80后们的集体怀旧。一年后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青春爱情的主题搭配上个人怀旧风格,再次让观众陷入感怀青春的涡流中。此后,青春继续发酵,以或泛黄或光鲜的色彩占据大银幕。在这场青春的T台秀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小时代2:青木时代》、《青春派》等影片在2013年相继登场,并各自取得惊人的票房成绩,使青春片成为不得不说的重要电影现象。

对于大陆电影创作而言,青春片并不是陌生的概念,80年代初第四代集体爆发,便在青春题材上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彼时诞生的《沙鸥》(1981)、《青春万岁》(1983年)、《女大学生宿舍》(1983年)、《青春祭》(1985)、《难忘的中学时光》(1986)、《失踪的女中学生》(1986年)等一批青春题材影片,或伤感惆怅或激情昂扬,反复演绎着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并最终在历史的追索和面对未来的激情中,为文化反思和人性诉求的书写提供了青春的注脚。进入新世纪,以第六代为主的创作群体撕开了美丽的青春面纱,《十七岁的单车》(2001)、《青红》(2005)、《爱情的牙齿》(2007)、《十三棵泡桐》(2007)等影片专注于表现青春的残酷,书包被马小军抛上天空,落下的是板砖、刀子、烟酒,残酷、暴力、性爱成为此时青春片的主题。青春的单车叮叮当当载着过剩的荷尔蒙放肆的驶在新世纪的大道上,一路展演了因袭着的历史重担、城乡差距、贫富差异、阶层差异。

时过境迁,电影已经完全成为资本的赛场,艺术至上的创作观念几乎被飞速转动的资本引擎打得粉碎。速度与激情中,青春风景如景片般稍纵即逝,青春开始成为怀旧里的词汇。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批青春片令人瞩目票房成绩:《致青春》7.1887亿元,《中国合伙人》5.3857亿元,《小时代1》4.8807亿元,《小时代2》2.97亿元。庞大数字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多少人被裹挟进以上影片所营造的青春幻境中。但影片中的青春果真具有代表性吗?

作为由经济动力和文化机制共同约束成型的创作,青春片在争取更多观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的同时,又无法回避社会伦理和文化规约。这提醒我们,青春片在时下所呈现的创作面貌,并非完全由创作者本身的所决定,乃是时代环境、观影群体、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合力。

由此,当下青春片形成了不同于80年代和新世纪初青春片创作的鲜明特征,亦即年轻化团队的青春片创作日益曾现保守化倾向:影片既消解历史及现实所带来的残酷因素,同时又浅尝辄止,专注于表面的情感诉说。时代意义、成长主题和青春感受等与青春有关的意义多已被消解,青春的多义性却变得愈发粗糙、萎缩,被狭窄化为偶像剧般的爱情,裹满了泛黄的影调或陆离的光彩,合法且兼具商业性。

青春不再是此时此地此人的独特青春,而成为可以跨地域跨人群的大众消费品。作为2013年青春片群列的重要主题,爱情甚至也不再具有特殊性——第四代的青春片,爱情面对沉重历史写满了感伤、羞涩和朦胧;第六代的残酷青春中,尽是现实、环境带给爱情的冷酷和伤痛——它开始变得无处可依(时间)或者说随处可栖(空间)。

《致青春》中,时代背景几乎被抽离殆尽,仅剩一曲《红日》徒劳地充当消费性的记忆符号,青春片中重要的成长主题,也在“笑了,叫了,走了”之后,以“青春不朽”的口号象征性地终结在阮莞的墓碑上。《中国合伙人》中充斥着80年代的符号,但时间仍然可以说是抽象的,80年代在香港导演的视角下被严重简化为充斥着理想的出国热时代。当时间与个体不再发生联系,青春便不独属于某个群体,而成为适合更广泛观影人群的消费品。同时,地域性的缺失也强化了其消费品特性,地域或者如《致青春》、《青春派》中没有明显的标识,或者如《小时代》里极尽涂抹的繁华上海那样可以随意置换为任何现代都市。时空的变迁促成了青春片跨地域、跨代群消费的可能,也折射出青春在资本化时代鲜明的商品属性。

正是从以上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怀旧成为青春片的重要特征。社会急速的发展压缩了时间的概念,抹平了空间的差异,但20世纪为怀旧提供的不再是历史和意义,而只是如詹明信所言的对昔日时尚之风的整合。怀旧的青春成为模糊的能指,成为大众化消费品。这里的大众包括了为二三线城市院线所辐射的观众群体,也囊括了平均年龄21.7岁的主力观众群,他们的口味和想象潜在的影响了电影创作。正如“小时代”在郭敬明的小说里被具象化为都市上海,而电影中更进一步呈现为“机器巨兽”般的浦东陆家嘴现代摩天大楼,而非曾为诸多都市电影所投注目光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压缩了历史的现代都市成了速度和高度的见证,这幅图景为年轻人以及逐渐铺开的二三线城市院线带去了新的都市想象。

回眸2013年的青春片创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中的青春,只会更加成熟地书写其消费属性;而面对抽离历史意义的小时代,我们也不无感慨,真正的青春,或许只属于个人感怀。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青春片 个人感怀 青春万岁 青春祭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