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关晶晶个展北京开幕 力求在中西方传统中找到边界


来源:凤凰网文化

人参与 评论

2013年12月13日下午,青年艺术家关晶晶的个人展览“画可以兴”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2013年12月13日下午,青年艺术家关晶晶的个人展览“画可以兴”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夏可君博士策展,今日美术馆、《投资与理财》以及《艺术与财富》杂志联合主办,香港成报传媒集团和《国家美术》杂志协办,展出艺术家2008年至2013年里创作的《无题》与《剩山》两个系列共40余幅作品。

开幕式由《投资与理财》杂志社副社长朱小钧主持,出席的嘉宾有今日美术馆副馆长高毅,天闻传媒总裁王俊,艺术家尚扬、郭工、戴光郁、张方白、赵能智、吴震寰、马珂、慕辰、傅榆翔、杨黎明,策展人顾振清、朱朱、粟多壮、田野、尤洋、赵子龙,小说家格非,诗人欧阳江河、宋琳、赵野、吕德安、海波、周墙、王艾,作家野夫、徐晓、艾丹,批评家唐晓渡、敬文东,导演高群书、李杨、王超、章家瑞、章明,大提琴演奏家李洋,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以及京城闻人黄珂等文化艺术名流。

关晶晶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80后艺术家,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开始频频露面国内外展览。仅在2013年,她就参加了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逾越:2013中国绘画”、湖北美术馆“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以及“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青年墨语”等重要展览。“画可以兴”是她的第一次个展。

“兴者,起也”,夏可君认为:“画之兴所唤醒的是一种心性化的自然观,一种原初的无限性,这抽象化的自然将成为中国未来绘画的根本方向。当代中国绘画处于转换的关键阶段,如何面对西方陷入困顿的抽象艺术,但又要重新激活中国自然化的艺术精神,在赵无极把山水画的笔法融入西方风景之后,如果进一步以新的形式语言来深度接纳自然的诗意,这就需要更本质的承接和转化中国伟大的艺术传统。”

在关晶晶的绘画里,物象和意象的边界被模糊掉了。《无题》系列,艺术家以富于音乐节奏但又撕裂碎形的色块来分割空间,通过情绪化的笔触来构建画面,大片黑色的君临有着对时代灾变的呼应,把水墨的墨性融入丙烯,带来特殊的画面效果。《剩山》系列,她使用西方古典绘画材料坦培拉,结合中国传统水墨方式,加大媒介中水的比例,使画面形成轻笼薄罩的肌理和玉质感,留下的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余影,这接续了董其昌所言的南宗文人画传统,又更为彻底地让抽象重还自然。在对这个文化隐密心史的回望中,久违了的山水画的兴味与余味,再次滋养我们的凝视。

如果说《无题》系列注重在纯粹形式语言里,表现一种现代心灵和艺术本质的张力,《剩山》系列则开始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绘画中的诗性逐渐明确坚定。从《无题》到《剩山》,从早期的肆意张扬到现在的宁静高远,再到对于画面处理的空无,关晶晶对艺术的追求从表面逐步向内心转变,她力求在中西方两种绘画传统中寻找到边界,创作一种原创意义上的中国现代绘画。

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出路,在于中国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并推出一种植根于我们文化深处的高度精神化的价值观。关晶晶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代绘画在西方,似乎已穷尽了所有的可能性。中国思想认为物极必反,山重水复之际即是柳暗花明之时。在精神阐释、审美和艺术创造方面,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源起和方式。通过中国古老的艺术精神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对话,我期望在绘画语言和视觉美学上能有新的收获。”

关晶晶的艺术真诚、纯粹、忠于心灵,在与诗人欧阳江河的对话中,她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风格伴随着对生命的理解。她的作品展现了从抽象到自然、融入诗性的心路历程,呈现出对抗这个浮躁时代的沉静品质和精神诉求,这让我们对她未来的远景充满美好的想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关晶晶 边界 山水画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