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对话台湾学者杨照:多学是因为不耐烦

2011年09月19日 17:4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曾宪楠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人与艺术不能分家”

凤凰网文化:这也是后面蛮残酷的打开,考古挖掘,古典的出现,使《老子》在《庄子》前面这个说法有了新的解释。当然这只是一个具体在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比如我们回到现在的情形,今年是你集中在大陆出书的时间。

杨照:开始在大陆出书的时间

凤凰网文化:其实在您的职业里面,包括在台湾出书,包括乐评,也包括当代艺术,当时您为什么会和蔡国强合作。

杨照:那个是蔡国强选上我。你这样讲,蔡国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家。因为蔡国强脑袋里面,他跟绝大部分艺术家最大不同,就是一方面追求他自己在艺术上面的地位,一方面他又非常自觉地感受到,他的艺术社会效果。当时蔡国强在古根海姆做了他的回顾展之后,台北市里美术馆就邀请他,到台湾同样去做一个大型的回顾展。

蔡国强知道他在台湾有很多的收藏家,可是对他而言,他所想要的不是收藏家。他要的是观众或者是对那个社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冲击的人,这是他告诉我的。他当时就设定了,他要找一个不是艺术圈的人来跟他合作,当时他跟他的工作同仁有几个人,他们先设定了他们要找的这个人的基本条件就是,对艺术可能有一定的兴趣,不是艺术界的人。

对台湾可以有一种不一样,不同于艺术界说话的方法跟对象,据说是他们几个人各自开名单,然后在那个名单里面找,里面有出现我的名字,所以他就跑来找我。坦白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吓一跳,很犹豫,虽然我对当代艺术很有兴趣,蔡国强的作品我也很熟。可是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你害我,我要被美术界的人骂死。你谁啊,杨照让你来,你必须让我考虑一下。蔡国强是一个行动力非常强的人,他马上就决定说,要求我去看他在古根海姆的展览,当场在那里跟我谈,他就是那种会打动我的人。

他也是一个不喜欢框架,不喜欢标准答案的人。我一直问他,你期待跟我合作到底怎么合作。他就说,我就是想跟你合作,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听过这句话之后没法拒绝。人家都跟你不一定要你干吗,你要找什么理由去拒绝呢。所以我就跟他合作,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非常过瘾的地方,当然也有很辛苦地方。最辛苦的地方是他亲自到好多单位,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可以发挥一个功能,是我在协调这些单位。

因为这中间牵涉到台湾,美术馆是一个赞助单位,成品书店是主要的赞助者,他们是盈利单位。蔡国强是一个艺术家,他后面还有一个强悍的不得了的技术团队,他自己又有那么多的想法,我居中帮他做了一些协调的工作。整个过程是看到一个人,呈现这个人,这个人不是艺术品,他坚持这个人跟艺术品是分不开,这个态度其实是很重要的。

“开放与保守是像光谱分布的关系”

凤凰网文化:在这之后,就是今年早些时候,《故事效应》就开始发行了。您在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如果社会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刚好也对应了新书的标题。我们看完之后您在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如果社会是一个故事,刚好也引证了您这本书的辅标题。我们现在讲到一个说故事的人的概念,其实是那个概念所延伸出来的人的理性和。

杨照:这个是因为我试图把它整理一下,因为在大陆出书的顺序,跟我当时在台湾写的顺序是不太一样的。容我从头说起,我开始那么在意,说故事这件事情,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我做新闻评论工作,政治评论工作。评论写久了之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会发现你需要评论的事情,跟你能够评论的道理会一直反复的。我早就说我是一个不耐烦的人,你怎么可能叫我做这些事情呢,我做得非常不耐烦。但这是我的工作,这是我的社会责任,因此我后来就开始找了一种方法让我自己可以过得下去。

我就是找各种不同的故事,来做新闻评论。久了之后,大概台湾也没有人这样做,或许真的不是我的,我抄来的故事还蛮有趣的。我在台湾就经常被人家问到,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故事到底是什么,我慢慢的才去整理跟故事相关的这些说法,所以才会有最后出来这个《故事效应》这本书。当我在谈故事的时候,其实真的要回到我讲故事,不是以后用字的日常用法,我用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

本雅明所说的那个故事,本雅明的角度来看,故事的构思是来自远方的真实经验。故事不是我们日常生活里会发现的事,可是为什么叫做亲身经历,不管是不是亲身经历,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就跟我们读《哈利·波特》,跟我们读《魔戒》不一样,它不是想像的。我们相信真的有人碰到这样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又刚好不是我不会碰到的,这叫做故事。故事是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的话。

[责任编辑:王雅楠] 标签:史学 多学 杜维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