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的原则是原址保护
中国网: 我们的水下考古工作在沉船,陆地水下遗址、水下人类生活遗址以及水下沉船方面,各占的工作量是多少?这几类遗址对水下考古工作的要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张威: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从学科定义来讲,水下遗产包括一切人类在水域里活动留下的遗址。但实际能保存下来的,遇到规模最多的还是沉船,这是不容否认的,包括中国的工作也是这样。
中国也有古代港口,也会有一些遗址,包括像海南因为地震沉没的一些村落,现在可能在水下也有。后来因为水库淹没的,严格上是近代人类造成的,不能算作水下考古的工作范畴,但可以作为考古活动。
张威: 我们目前水下考古做得最多的还是沉船,各个国家的水下考古恐怕都是这个。当年人类在海上活动的时候,产生意义最多的也是这个。我们不排除水下其他工作,这些我们也有做过,像修三峡水库时我们就做过水下的文物保护工作,还有港口方面的调查我们也做过尝试,包括当年古代的海战遗址,在广东,我们也做过尝试和调查。但总的来说,目前我们的主体工作还是沉船考古。
当然,这个学科有时是交叉的,比如国际上专门有一个学科叫“沉船考古”,里面包括一部分在海洋里、江河里的古代沉船,现在还在水下。还有一部分已经变成陆地了,像荷兰很多沉船在低洼地里,现在就变成滩涂了,也属于沉船考古的范畴。作为水下考古,包括沿海目前做的第三次全国沿海普查,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发现的东西主要是在沉船。
中国网: 现在对古代沉船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要打捞之后出水进行研究,还是会把它依然保留在水中?
张威: 按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总方针,应该是就地保护,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海洋遗产水下保护公约都非常明确地指出:首先年代界限为一百年以上的人类活动的各种遗留物,第二保护原则就是不要加以干扰,应该在原地保护。这是对文物保护的尊重和尊敬,这应该说就是水下文物保护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但是目前中国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物质的也好,非物质的也好,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少数人类的贪婪行为、破坏行为的威胁是共同的。我们碰到一些实在无法进行原地保护的文物,由于被盗捞就只能抢救了。
所以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工作,包括南海一号、南澳一号它们之所以能发掘也是在抢救,因为他们都面临被盗的危险,不然也不会批准我们去主动发掘。这是我们国家文物局的原则,要想做一条沉船,主动打捞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面临威胁和破坏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打捞,如果不抢救这个东西就没了。
中国网: 实际上原则还是要本着原址保护。
张威: 包括当年南海一号最初的设想也是能够在原地进行保护。三峡有一个著名的水下石刻遗址,等于在水下建立一个博物馆,就在整个水下保护起来。当然它是石头,在岩石上刻的东西,是石刻,保护条件不一样,沉船可能难度就要大一些。如果要能保护好了,我们也不愿意投那么大力去捞回来。前两年西沙的一条沉船,年代和南海一号一样,整个先把东西编号,又把船整个拆解,然后装箱,装了150多箱,每个船的部位等等都编好号,运回来。因为它在那里会面临人为的破坏,我们捞它还是为了保护它。如果就地能够保护,我们还是愿意就地保护。荷兰它们的沉船清理以后,画好图,整理好资料,然后就地就保护起来了,大家可以去潜水,可以到周围去参观。当然,这个必须得要求整个大环境的文化素质,要大家都认可才行,可是中国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中国网: 现在国内水下考古工作和国际接轨情况怎么样?因为考古在国内来说是隶属于历史范畴,在国际上更靠近人类学。水下考古情况是什么样的?
张威: 说到水下考古学和国际接轨,我们是接轨最早的。因为中国的整个考古学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不是中国传统的。中国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整个儿从国际引进,当年老一辈最有名的考古学家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回来的,当时也是和国际接轨才有的中国考古学。到现在水下考古学也是一样,开始时我们真是一无所知,也没有设备,没有人才,也没有资料。在1987年开始出国学习,到国外学,又请外国专家来中国讲课,因为我们自己培训不了,没有老师,而且我们教潜水的人太落后了。在设备方面与国外差距方面非常大,所以我们是最早面向世界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