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原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张威 摄影/中国网 李哲
编者按:1984年迈克尔·哈彻的海底盗宝与拍卖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考古界。中国海岸线漫长,沿海有许多中国古代沉船,然而,由于国家没有水下考古队,致使众多沉船无法打捞。文物专家意识到保护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成立水下考古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987年南海一号的突然现身让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水下考古队来不及喘歇,就急不暇择地迈步走了20年,可以说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是艰辛而成绩卓越的。而当下正在进行发掘的南澳一号又一次将水下考古事业推进了我们的视野。今天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原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做客中国访谈,带领我们进入神秘的水下考古世界。
[以下为访谈实录]
水下考古起步晚 发展快 技术要求更全面
中国网: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网和中国文物网共同为大家带来的《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节目。
中国网: 张馆长您好,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比,它的难度或特殊之处在什么地方?
张威: 水下考古可以说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它是田野考古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域的一个延伸。它和田野考古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因为需要考古学家到海洋或水域里进行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调查工作,所以必须要借助特殊的工具、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方法。人不是鱼类,不可能在海洋里自由地呼吸,这就是说考古队员要完全依靠一套机械的设备来维持生命,这样才能进行工作。所以它的困难之处、它的危险和挑战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田野考古产生以后一开始还没有水下考古,那时候人类还不具备这种水下生存的技术,直到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轻潜水的装置,这才给考古学家提供这种手段,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
张威: 当然水下文物的打捞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到现在起码有100多年了。原来的潜水工具比较简陋,可以下去捞一些东西,这样也可以进行初始的潜水捞宝。但是带有保护和研究目的的考古活动是很晚才发生的,是有了潜水设备以后才有的。水下考古到了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世界了解比较少,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引进。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才开始做这项工作。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