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刻薄著称的德国文坛“教皇”赖希—拉尼茨基(Marcel Reich-Ranicki),几年来一直看好同为犹太人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然而这次结果难免令他感到酸溜溜,故仅以精简的一句“我不会讨论赫塔,再见!”回答记者的问题。女评论家海登·赖赫(Elke Heidenreich),甚至劝米勒去换新发型。作家暨文学评论家卡拉谢克(Hellmuth Karasek)说:“我的心愿永远如一,那就是菲利普.罗斯应该得奖,但那心愿却再一次无法实现。”
然而对德国一般媒体来说,米勒得奖实在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自1999年以来,他们已经等了十年,现在终于有一位德国作家可以收获世界文学的殊荣,德国《地区报》在文化版上刊登了《赫塔.米勒﹕独裁统治和陌生感的经历》(Herta Mller: Erfahrung mit Diktatur und Fremdheit),将这位诺奖得主称为“独裁统治日常生活的女编年史作者”。
即使如此,他们仍然明白,在喝彩声背后,米勒得奖只是一种运气。而事实上,这种运气与米勒成长背景所带给她的使命感格格不入,哈特维格(Ina Hartwig)在德国法兰克福电视台网站上发表一篇关于米勒得奖的文章,名为《语言的奇迹》(Das Wunder der Sprache),篇首语写道:“对于住在柏林的诺奖得主赫塔.米勒来说,在独裁统治前后写成的作品是关于独裁者的重要著作。斯德哥尔摩对这些作品的推崇恰巧引起极大的赞赏。”作者精辟地解释道,“发生在她生命中的语言奇迹,即使完全改写了她一生,也不会在她的传记中占一席位。她对语言的运用属于一种传统、一种‘奥匈帝国’的传统,属于一片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俄语、乌克兰语、意底绪语及德语曾经并靠存在的景观里。”哈特维格将米勒的语言奇迹与成长,和德语诗人策兰相提并论。
其他国家媒体的复杂反应
相较于德国,其他国家的媒体就显出不欣赏的态度,英国《时报》以冷嘲热讽的方式,质疑诺贝尔奖得主的文学价值:“请问耶利内克、凯尔泰斯和希姆博尔斯卡有何共通之处?他们都获得了诺奖。请问普鲁斯特、乔伊斯和格雷恩.格林有什么共通之处?他们没有。”法国《费加罗报》以委员会不把诺奖颁给知名作家菲利普.罗斯、马利欧.巴尔加斯—略萨、富恩特斯、奥兹等人,而感到又一次失望。
相比起来,罗马尼亚因为米勒的德国背景,以及她以德语写作批判罗马尼亚独裁者的作品,故没有那么大反应。曾经批判齐奥塞斯库的作家戈马(Paul Goma)说,这次诺贝尔文学奖与罗马尼亚无关,因为米勒不认为自己是罗马尼亚人或巴纳特省公民。记者克.杜托.波普斯库(Cristian Tudor Popescu)认为米勒是基于其德语背景及政治参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凭她反对独裁者的声音,不如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就像曼德拉。哲学家普列苏(Andrei Plesu)则持平地说,罗马尼亚作家从来没有获得诺奖,如今米勒虽是德语作家,却来自罗马尼亚,她的名字定必在罗马尼亚及东欧文学史上占一席位。
无论人们怎样讨论,在这些纷扰的声浪背后,米勒仍然平静地生活,即使诺贝尔奖激起了千层浪,但她一点也没有变,巴纳特省仍是老样子,尼茨基村也一样,而她依然是那个无家可归者,依然为阴暗的记忆写作,向自己作见证。她的朋友说她是个刚直不屈的女子,这一点可在她的言行中看到。她获奖后开记者会,并且说自己是所有独裁政权的目击者:“你可将纳粹政权、集中营、军事独裁和在一些伊斯兰国家的宗教独裁算在内。很多人都遭他们迫害,许多生命都给毁掉。”她感觉自己为被迫害而死的挚友,以及一切死于暴政的生命而活。
米勒作品:对抗极权的暴虐
米勒以《低地》(Niederungen,英译Nadirs)这部短篇小说集初试啼声,在1984年由西柏林的红书出版(Rotbuch Verlag)发行,那是作者对抗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岁月。这些短篇小说以《低地》为主,这篇故事展现罗马尼亚乡村世界中令人绝望的真实环境,透过一个小孩的眼睛,见证农民的残忍个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匮乏,从而反映出这个政权的暴虐,而那个小孩就是她自己。从《低地》开始,米勒就运用一种独白的声音,诉说她在这片灰暗乡间成长的经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赫塔·米勒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