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像一场游戏?
诺贝尔文学奖的“迭爆冷门”早已颇受质疑。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史上的102名获奖作家中,欧洲作家占了79人,亚洲获奖的只有印度人泰戈尔、日本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人阿格农,而近1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仅有两次走出欧洲。因此,此前关于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最终归属曾有过多种猜测。有猜测认为,在关注欧洲多年之后,瑞典学院的学究们很可能掉转头来,对西班牙语作家有所青睐,因为近些年西班牙语作家不仅在创作上回归于精彩的故事本身,文字还充满了想象力,而且,西班牙语世界已经很久没有被这项大奖光顾过了。也有人认为,由于去年文学奖授予欧洲作家后,美国曾与瑞典文学院发生激烈讨论,也有可能今年会颁给美国作家以平息争论。但结果依然是一位欧洲作家。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小组的这种“以欧洲为中心”倾向,在本届文学奖公布之前,就已经有指责声从内部传出,作为评选人之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长彼得·恩格伦德公开表示说:“我不认为我们寻找欧洲人得奖是个问题,但我们的确有这个倾向。欧洲人比较容易对欧洲或以欧洲传统为基础所写的文学有深刻体会。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问题所在。”而国内学界更有评论认为,赫塔·米勒的最终获奖,不如说是一场华丽的游戏:人们总是以为老K以上的角色才能称王,但在这类牌局里,一个普通的“J”往往可以成为赢家,所有结果都取决于某种内在的游戏规则。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并非以“纯文学”为衡量标准的奖项,“除了文学性以外,更像一个政治立场、性别、国家间的平衡和博弈”。
翻译家北塔则指出,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从来不太顾忌外界评论。“我跟评审委员马悦然接触过,了解到爆冷门很正常,他们不愿意给太热门的作家颁奖。但评委会也会搞平衡,每隔两三年爆一次冷门后再爆一个热门,以保持奖项的影响力。”北塔说,其实爆冷门也有好处,可以激起公众对获奖作家了解的兴趣。
相关阅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王佩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