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
1975年,山西省歌舞剧团17岁的舞蹈演员张继钢因身高问题面临“下岗”。
那个年代里还没有“下岗”这个词,但现实就是这样:不仅《白毛女》的舞台上曾专属于他的“大春”已经易人,连那些个次要又次要的伴舞角色也越来越轮不上他了。
“过去,人们心中的英雄是‘高、大、全’。不高不大,就不适合表现英雄。”几十年后,已是著名编导的张继钢回忆起来,宽容一笑。
但彼时的张继钢年少气盛,怎容得滑落的痛苦?生长在晋中榆次的他,从小就能唱会跳,是当地的“小名人”。12岁那年,他被山西歌舞剧团招入,一头扎进舞蹈生涯。头几年,他跻身省团的主要舞蹈演员行列,15岁的时候,他是这一拨演员里个头最高、扮相最靓、舞姿最棒的。可才过两年,居然成了最矮的一个,要抬起眼皮看别人了。
骄傲的人往往是敏感的,敏感则加剧了对自尊的维护。有意无意地,张继钢不怎么“合群”了。一个靠肢体吃饭的舞蹈演员,练功之余,却痴迷于文学。大量的阅读,使这个怀着忧郁心事的少年睁开了思想的眼睛,他在斑斓的文学河流中触摸到人类情感的千姿百态。但最打动他的,还是一种单纯、高贵、含有伤感的浪漫情调,这种情调来自于他最喜欢的两本外国小说:英国作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
小说之外,张继钢常常念叨起的是一本叫《戏剧冲突十要素》的“手抄本”。这本书据说是台湾一位戏剧人写的,在七十年代末“飘洋过海”到了大陆。它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张继钢心中的潮涌。
一边看,一边学,一边写。张继钢记得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叫《小猪倌》,写的是一名农家孩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做猪倌的事。但没有获得演出的机会。他没泄气,而后,又为“文革”悲剧小说《枫》(作者郑义)编创了同名歌舞剧……20岁之前,张继钢已经写过若干诗歌、小说、电影剧本。几年后,他担任了团里的舞蹈队长,兼任教员和编导。“以前,我是为自己跳舞,后来,是为同行跳舞。”张继钢说。
再后来,他是为全国观众“跳舞”。1986年,他以南宋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之意境创作的舞蹈《元宵夜》获得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为山西舞蹈界赢得了历史上第一块国家级奖牌和国家级最高大奖。那年,张继钢28岁,但他在“转型”的路上已经磨砥了10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本能的爱好,到有意的尝试,倘若说张继钢成功开掘出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潜能,那也有一多半是被“下岗”的惶恐逼出来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吴越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