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周立波:咖啡还是“臭豆腐”[组图]
2009年07月29日 09:10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李菁(郭德纲弟子、德云社相声演员)

现在的观众需要短平快、信息量大的段子

我只是简短地看过周立波的视频,有些包袱能逗笑我,但还是存在南北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有些东西可能只有在当地才有爆笑的效果。我有朋友跟他很熟,知道他是一个既聪明又勤奋的人,每天要看大量报刊杂志,至少要在网上泡四个小时找笑料。据说他不放过每个和朋友聊天的机会。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多找老先生和同行聊聊天,就会有灵感和笑料,变成相声里的包袱。现在的观众,除非是懂相声的,可以等我们“三翻四抖”,讲一个完整故事,头一次听相声的,或者年轻观众,需要短平快、信息量大的段子,所以有时候返场小段比正经传统相声还受欢迎,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周立波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吧。

大鹏(北京文艺广播《开心茶馆》主持人)

周立波对应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口味

我个人非常喜欢周立波的节目,但从曲艺节目的角度和北方观众的接受程度看,我觉得他在北方很难火,因为北京市民与上海市民多年来总是“劲劲儿”的,而周立波特意强调自己的“上海特色”,你看他梳的小分头,典型的“上海小开”,这正是“北京大爷”最讨厌的。当然上海人也最讨厌“北京大爷”,这种文化基调导致了双方的性格冲突,现在双方虽然不至于打起来,但表现在文艺形式上就是根本顾不上品味你的作品,而是看见你的外表就讨厌!

当然这也是周立波对自己的清醒定位,或者说有自知之明,“我就是为上海观众服务的”。其实曲艺有很强的地域性,虽然赵本山总说要“打过长江去”,但广东一带没有多少人买他的账。相声这门艺术,用普通话讲,够普及的了,还有“过了长江死一半”的说法呢。

其实北京与上海都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儿,北京嘛,是因为在皇城根底下,摇着蒲扇的老大爷都能侃两句国家大事,而上海则是由它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所以这两个城市的曲艺人都比较关注上层建筑的东西,不是特别的家长里短,更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只不过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与其他曲艺人相比,周立波的眼界更高,这就对应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口味,可以说填补了一个空白。

周立波 只因胆儿够大?

除了在上海本土有因有果、可想而知的大受欢迎,周立波同时亦备受在上海之外、完全没有地域文化认同感,甚至听不懂上海话的视频粉丝们的欢呼乃至拥戴,又是否仅仅因为他勇于笑讽时事、针砭时弊、敢开政治笑话呢?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多是追求话题效应的各路媒体的单方炒作,其实绝大多数普罗大众并不热衷甚至从未看过他的表演?

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副总裁任仲伦说:“周立波的成功之处在于用个人化的叙述触及宏大命题,他表达的不是文广的观点,不是上海的观点,而是他个人的观点。中国在公共场所可以出现未经审查的、带有浓烈民间色彩的叙述,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长期从事文艺管理工作的郦国义在“周立波——海派清口”研讨会上呼吁新闻界要替周立波挡风雨,“半杯口水可以淹死人。”一个现成的例子:在周立波走红之前,上海曾有另一个大讲时事段子的超级笑星蔡嘎亮,他的演出也是一票难求,但后来便因为“政治错误”而销声匿迹。所以“政治化”绝对是周立波迅速蹿红的杀手锏,辅以绝大多数中国城市居民的共同记忆与共同迷思。

专访过周立波的王小峰则态度鲜明地认为“周立波蹿红”其实只是媒体发达的年代造就的“虚胖”效应,“放眼全国,可能只有一些媒体人和上班族知道他。周立波在上海是一个现象,但在全国只是个符号。”

相关阅读:

一个时代三个“活宝”:郭德纲、小沈阳与周立波

小沈阳郭德纲周立波 逗乐三人能走多远?

"前妻"揭秘:周立波虐妻吸毒傍富婆(图)

余秋雨点评周立波:喜欢他的是中年人

海派青口"周立波版"的上海世博更叫座?

周立波领衔南方搞笑文化开始绝地反击

周立波笑侃小沈阳 海派滑稽不必上春晚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周立波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