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A.S.拜厄特《孩子们的书》:臃肿体量下的猝然一击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人参与 评论

A.S。拜厄特长达700余页的小说《孩子们的书》,出版后得到极为不同的评价。赞赏者称之为“惊人的文学成就”,是继其《隐之书》之后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A. S。拜厄特

A. S。拜厄特

A.S。拜厄特长达700余页的小说《孩子们的书》,出版后得到极为不同的评价。赞赏者称之为“惊人的文学成就”,是继其《隐之书》之后最值得关注的作品;批评者则认为虽然作者擅长调动人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想象,但小说“被自身过重的分量压垮了”;更有甚者说这部作品是《太阳的影子》(1964,拜厄特首部长篇小说)后最差的一部小说。

这一切,都跟该书的“巨量”,即长度或厚度有关。纵观对该书的评论,看到最多的字汇是“dense”(密集)、“overstuff”(内容过度)、“complex”(复杂)、“sprawling”(蔓生),这些词汇,用善意的表达来翻译,是“厚重精深”;如果心怀批评或不满,则可译成“臃肿芜杂”。的确,这本始于1895年、终于一战结束的小说,充满了关于维多利亚时代艺术、历史、社会的海量信息,充斥着真实人物、虚构人物的种种活动与事件,以传统方法阅读绝不会是一气呵成的畅快过程;但其实,此中也许存在一个误区——我们以为书是需要一次性读完,或者说,书是不需要读第二遍的。

我的感受是,这本重达一斤半的书真的可以分几次读:第一次,如果你对维多利亚历史、对女人争取选举权、对奇幻童话、木偶戏没有兴趣,尽可以跳过那些段落,专心追逐书中孩子们的成长过程,那是拜厄特用力最深的部分;等你心酸地看见他们一个个告别黄金和白银时代,走入(或没能走入)灰铅时代,有兴趣探索他们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时代又给予了他们什么,再回过头去读当初略过或读不下去的奇幻世界和真实历史,体味其中的勾连与互动,第一遍的“臃肿芜杂”就会变成第二遍或第三遍的“厚重精深”。

而如果不想读第二遍,我真的认为那些历史或童话并不重要。就拜厄特浓笔重彩描画的英国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历史而言,有人认为拜厄特丰富细致的名物描写将读者“直接运送”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但我并不认为“被移送”到了“不熟悉”的世界。当然,如今大部分年轻女性不用担心未婚先孕会带来致命的后果,但她们同样会遭遇两性的困惑、担忧和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当然,21世纪大部分女性不用再艰难争取跟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权,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两个世界中的挣扎,依然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当然,我们没有经历维多利亚辉煌时代的尾声、自愿或不自愿地进入战争的炮火,但我们同样处在一个时代的关口,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许会彻底改变人生的事件。因此,这不是“历史的”时空,我们能感觉到那些孩子们的呼吸,而他们的渴望与梦想、挫败与绝望,竟跟我们的如此相像。

有评论说,许多读者不敢略过那些童话故事和木偶戏,生怕它们饱含隐喻,与小说的人物故事走向有某种呼应,但其实那些“戏中戏”并没有隐喻或呼应,不妨碍对主线故事的理解,不读也不会减弱与书中人物的共鸣。拜厄特的高明在于,她用真实虚构相糅、神话现实穿梭的手法,加深了历史/当下、真实/虚幻的浑然感,在被如此精心描绘的历史年代中,在无数关于制陶、童话、木偶戏、博览会的细腻展示中,她让读者看到了此书真正的主题,也是永恒的主题——人总要从既美好又暗含隐忧的黄金时代(天真纯洁的少年),进入带着挽歌般伤感回望童年的白银时代(将要盛开进入成年的青年);最终走入满是泥泞和弹孔的灰铅时代(伤痕累累的成年)。

拜厄特曾专门研究她的前辈——英国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的创作。默多克喜欢打破作者/叙述者上帝一般的“全知视角”,推崇众多人物众多层次的巴赫金式“复调叙事”。同样,在《孩子们的书》中,拜厄特也讲述了几个家庭数十个人物各自的故事。虽然层次繁复,但主要集中在童书作家奥丽芙·威尔伍德一家、制陶艺术家本尼迪克特·弗鲁德一家和博物馆珍稀金属制品专管员普罗斯珀·凯恩一家身上;故事围绕着艺术家奥丽芙和本尼迪克特的创作、他们作为艺术家的成功与作为父母的失败以及他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书名来看,《孩子们的书》一方面取自奥丽芙给自己的孩子写的童话书,她给每个孩子都创造了一个单属于他/她的童话世界,随着孩子们成长,她不停地往里增加内容;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本关于“孩子们”的书,他们不仅仅是书中涉及的孩子,还是所有要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所有要进入未知未来的我们。

书的开场是“两个男孩站在亲王画廊里俯视着第三个男孩,那是1895年6月19日”。开场点出了很多人认为的主题——“艺术”(画廊)和“历史”(时间);也点出了“孩童”视角。在孩子一辈里,这三个男孩是男生里最重要的三个;“俯视”也暗含着他们阶级地位的落差。15岁的朱利安是普罗斯珀的儿子,他立志将来跟父亲一样,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从事古董鉴定;13岁的汤姆是奥丽芙最爱的长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喜欢童话和幻想,一直漫步在他的“纯真年代”;另一个跟他们年纪相仿的,是从家里逃出来的菲利普,正在博物馆里偷偷临摹作品。他已故的父亲曾是制陶作坊的工人,母亲在漆画坊干活,他的心愿就是“做点东西”。三个男孩分属不同阶层,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和进入未来的途径。就读于贵族学校的朱利安热爱艺术,也有能力(艺术鉴赏力和经济实力)在成年后从事艺术;汤姆本身就是个艺术品,他一直徜徉在童话世界里,拒绝进入势力功利的成人世界,但没有能力规划自己的未来;颇具艺术天分的菲利普愿意从事艺术工作,但没有经济条件改善自己的命运,只能依附于脾气暴烈的弗鲁德学习,期冀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小说里其他几个男孩都或多或少与他们类似,比如汤姆的堂哥查尔斯,迷恋无政府主义,自己改名为卡尔·马克思的卡尔,对他来说,正是因为银行家父亲雄厚的实力,他才可以去追逐“艺术一样”的“理想”:一个公平的社会。弗鲁德的儿子杰兰特跟随查尔斯的父亲从事银行工作,摆脱了才华横溢但换不来金钱的贫穷父亲,某种程度上又跟菲利普非常相像,虽然他们一个热爱金钱,一个热爱陶器,但都追求切切实实的生活和命运的根本改变。

这些人里,拜厄特着墨最多的是汤姆,开场时他与母亲(艺术)互相依偎的温馨场面,与后面他万念俱灰、一直走到大陆尽头投身于海的悲伤一幕(因母亲把他以为只属于自己的隐秘童话《汤姆的地下世界》公演于众而感到被背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只有汤姆在象征着千疮百孔的成人世界的战争来临之前,人生便戛然而止了。与菲利普清醒意识到自己要“做”艺术不同,汤姆浑然不觉自己就是艺术品,也分不清艺术和现实的界线,他热爱自然,“只想永远生活在森林里”,但这样的人是“长不大的孩子”,他没有能力进入成人世界,也免受成人世界的玷污。如果说只关注自己的艺术创作、忽略了孩子对自己需求的奥丽芙与虽有惊人艺术才能、却对女儿跨越人伦界限的弗鲁德,代表了对艺术对人情的破坏作用,反映了拜厄特对艺术负面作用的反思;那么,像艺术品一样纯真、脆弱的汤姆更是体现了拜厄特对艺术(或艺术气质的人)如何在残酷世界存活的矛盾和绝望。因此,拜厄特让朱利安、查尔斯和菲利普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他们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有切实的谋生能力,他们经历了最最残酷的现实——战争——的洗礼后,终于成年,他们或许并不完美,未来的日子或许也并不美好,但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开始人生。小说结尾大家庭团聚的感人场景,给了书中主题一份救赎:虽然我们终将告别黄金和白银时代,但我们依然可以努力建立健康的爱情与亲情,使之成为灰铅时代里的一抹亮色。

拜厄特也花了很多笔墨叙述女孩们的成长。19世纪为了培养帝国时代需要的主体,着重“儿童抚育”和“灵魂铸造”,人们因此对儿童成长十分关心,“父母很重视他们正在发展的性格”,而小说开篇不久的仲夏节,就出现了“这种聚会上经常上演的一幕大戏”:“生活已经定型”的成年人,询问“几乎没有开始生活”的年轻人对未来有何规划。可是,“真奇怪,在这个憧憬未来的家庭中竟没有人问问女孩子们将来想干什么”。虽然19世纪初,女性地位已得到提升,也开始在争取选举权,富有家庭的女儿们也能接受到一点教育,但仍然无法跟她们的兄弟相比。查尔斯的妹妹格丽塞尔达虽然想要研究格林童话,但家里仍希望她找一个好人家,而汤姆的小妹妹菲丽丝和朱利安的妹妹佛罗伦萨,更是觉得为男性操持家庭才是女性最大价值的体现。只有汤姆的大妹妹多萝西想要当医生,这不仅意味着她要接受长年的医学训练与考试(绝对错过传统的婚龄),还意味着她要从事以往几乎没有女性涉足的职业。相比男孩子,成人世界的秘密、肮脏更早地侵入女孩的私人领域,但她们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的成年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生与死,但一样既身负家庭的期许和自己的理想,也经历了对爱情、性的渴望、失足与重建。

阶级出身、性格爱好、能力局限各个不同的孩子们,在田园般的家园里成长,迎来了满是鲜血泥污的战壕。成长是创痛,但没有创痛也就没有救赎与抚慰。害怕看到残酷现实的“梦中人”无法成年,踏实勤奋又有基础的“实干者”才能经历血雨腥风,团坐在烽火散尽的桌边。读完最后一幕,你有没有想再重新读一遍,思索拜厄特为何要用如此繁复的语言、如此冗杂的内容、如此琐碎的细节、不断插入的素材,来建构“孩子们的世界”呢?小说中,朱利安为战争写了一组诗,其中一首名为《战壕的名字》,诗中,朱利安细致地一一列出了他为战壕起的名字:死人堆、骨头沟、烂肉沟、虱子岗、臭虫街、老靴街、毒气巷、坏疽巷、滴水沟……看着曾经被用来描绘精美瓷器、摆件、画作的词汇,最终被用来描绘死亡、腐烂、荒芜的世界,你没有感觉到难言的悲伤吗?拜厄特描写黄金时代,用了300页;描写白银时代,用了200页,描写灰铅时代,只用了50页。曾经精致、缓慢、悠闲的童年和少年,被成年匆匆完结,前面的漫长铺陈是为了衬托未来降临的不由分说,因此,没有“臃肿”,又哪能凸显这猝然一击的分量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拜厄特 历史 孩子的成长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