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国家画院的前世今生

2011年11月30日 09:56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中国画研究院的名字由来

【解说】中国画研究院的名字听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实际上是经过大师们的认真讨论,几经商议才确定的。最早提出这个名字的是著名美术家蔡若虹。 

【采访】李延声:他说作为中国画来讲啊,我们这个机构啊主要还是研究性的,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对各地的美术创作呢,它主要起一个学术上的引导作用。所以叫研究院呢,好像更合适一点。 

【采访】张道兴:他们的思路啊,就是我们要把中国画要找回来,要把中国画找回来,找到哪来,就是找到,就按照中国画的艺术规律来发展。 

【解说】中国画研究院的名字定下来了,建院的报告也得到了上级的批准,接下来就要进行筹备了。

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画研究院筹备组,组长为朱丹,成员有蔡若虹、黄胄、吴作人、李可染、叶浅予。     这几个人的名字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他们不仅是大画家,而且还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解说】年轻的耿莹很快得到华君武的答复,让她到藻鉴堂来上班。华君武强调,她的任务就是为大师们服务。 

【采访】耿莹:他就说他是我们的国宝,他说你保存他的画有什么用,他说主要是把这个人从健康、心情,从让他有一个好的环境,他能够进行创作,这是第一位的。 

【解说】耿莹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记录画家们的健康状况。耿飚得知后,很严肃地对女儿说了一番话。 

【采访】耿莹:他说啊,女儿你的那个责任很重啊,你知道你肩膀上担的这些都是国宝啊,我一说拿出那个小本本,跟他我说那谁谁谁,什么这个那个。他说你这个小本本不能丢啊,这是一级机密,说不能丢,一级机密。 

【解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忙碌的气氛。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日程可谓日理万机,但是他们的身影也不时会出现在藻鉴堂这个偏远的小岛上。         在这里,耿飚和著名老画家许麟庐成为了知己。

【采访】耿莹:那尊敬得不得了,许老先生说耿老,那个说不敢不敢,许老许老。

【采访】李延声:谷牧同志也经常去,还有万里同志也过问这个事情。 

【解说】在来访的领导人中,还有一位客人让人难忘。他就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开国元勋叶剑英。 

【采访】邹佩珠:叶帅在颐和园后边经常去钓鱼的,有时到那里去,那天呢正好有很多人都聚在那里。  

【采访】郭怡孮:就在外面摆点儿这个藤椅,在那个藻鉴堂的院子里坐着。 

【采访】邹佩珠:叶帅做了诗,希望大家看怎么对上。  

【采访】郭怡孮:后来呢,画家们就说,给叶帅画画。陆俨少那张画,是我守着画的。 

【采访】邹佩珠:那么大家也很高兴,大家又鼓掌又干嘛的,反正是很高兴。  

【解说】从这些往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当时,保护人才、尊重人才,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共同心愿。  “当时要代表国家嘛,对,当时其实就是代表国家,是啊,你对外开放了以后,有一些重要的外宾,当时进入中国,对外开放,交往慢慢的频繁起来,所以这些场所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一个硬件设施,对,也不能是给人一个临时的感觉,是,是!慢慢的就要,就要把它机构化。是,是。”

串场3: 1981年的11月1日,是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成立的日子。而成立大会的地点被特意安排在了北京饭店。在那个年代,重要国事活动或重大会议一般都会首选北京饭店。三十年前,中国画研究院的成立大会就安排在了那里,可见当时研究院的成立,竟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国家大事。

【采访】李燕:吴作人先生是主持人,代表画院成立的角色是谁呢?画院的第一任名誉院长,李可染先生,他发言,有同期录音。 

【李可染发言同期声】中国画研究院在国务院文化部的倡导创建,在中国画的创作组的原有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扩张工作的努力,终于在今天成立了。 

【采访】李燕:人数如此之多,主持人规格如此之高,代表发言的规格如此之高,那真是空前绝后。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我们国画的一次新的春天到来了,真是,你看每个人情绪,这叫溢于言表吧。 

【解说】从老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出席会议的四位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方毅、万里、姚依林。

我们还可以辨认出李可染、黄胄、吴作人等众多中国画界的泰斗。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画院 杨晓阳 周恩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