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国家画院的前世今生

2011年11月30日 09:56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采访】郭怡孮:给国家画画。这应该的做贡献。这说实在的,国家能够用上,就很感激了。 

【采访】李燕:当然稿酬很低了,像我父亲(和)李可染这一级的画家,那一方尺按15块钱呢。 

【采访】郭怡孮:陆俨少先生最后是六百块钱嘛。这个我记得清楚,因为我在身边,老先生就是不敢收。 

【解说】我们不禁怀想,在这座小楼里,曾经创作出了多少传世精品。这些凝聚了大师心血的力作,成为了那个时期重要的国家级文化遗产,将被历史永远珍藏。 

【解说】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画创作组成立后仅仅8个月时间里,就组织了17个省市的80位画家,创作完成了4000余件作品。

1978年的9月,文化部艺术局主办了一个汇报展览,展出的136件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这个两边的灰色建筑都是我们院里头的,院里头的画室,现在这个画室它小,现在这个做画的尺度越来越大,因为建筑大了,对对,所以这个画室呢,只能做小型的创作。”

【解说】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这个院落,曾经获得过建筑设计的大奖。

但是,这些设计的很多方面,却并不完全源于设计师的灵感,而是来自于对一个特殊地点的怀念。

【采访】吴一娜:实际上我们这个房子盖得有很多地方挺像它的。 

【解说】这个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颐和园。       

尽管友谊宾馆的条件十分优越,但为了给画家提供一个更适合作画的环境,1979年6月1日,中国画创作组迁往颐和园中的一个小岛。         岛上的庭院被叫做藻鉴堂。

【采访】李延声:它是一个岛,就是正对着那个佛香阁吧,南面,湖中间。 

【采访】张立柱:藻鉴堂是一个民国时期的一个建筑,它不像颐和园的其它建筑,那种宫廷式的,它是一个半洋式的二层楼。 

【采访】马国强:这个小岛呢,风景非常好,当时的画家都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在这里搞创作。

【解说】这张照片上的人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飙将军和他的长女耿莹。今年76岁的耿莹从事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她同时也是一位画家。

在耿莹的一生中,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1980年,刚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的耿莹无意间听说了一件事,从小喜欢中国画的她感到很兴奋,就找到了父亲的老朋友华君武。

【采访】耿莹:我说华叔,听说你们要搞一个这个画院,我说你画院要不要医生啊,他说当然要,我们这都是国宝啊。 

【解说】耿莹所说的画院,其实是在中国画创作组刚成立后不久产生的动议,原因是中国画创作组一方面广受好评,另一方面创作组的建制让大家感觉只是一个临时机构。 

【采访】杨力舟:就说现在开放了,要大量的外事活动,需要礼品画,这个中国画创作组承担了这样的任务,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长期地租用这个房子啊,在这个临时机构呢,有它的局限性,国家应该投资建立中国画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画院 杨晓阳 周恩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