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山水合璧:《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2011年08月09日 10:00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吴洪裕烧《富春山居图》殉葬画作一分而二

王鲁湘:沈周与《富春山居图》的缘分就是如此,短暂的拥有却铭记于心,这也算是一段奇缘吧,而《富春山居图》真迹从沈周手里丢失之后,不知又经过多少人之手,后来几经曲折,它又到了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手中。

何传馨:那董其昌呢其实在年轻的时候,早几年的时候,他在北京在京师做官的时候,就在一个姓周的一个收藏家的家里面看到这幅画。那他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呢,他形容当时的心境呢,是“一日清福,心脾具畅”,就是看到这个画之后呢,你会感觉到通体舒畅,买到手了之后呢,他当然在上面写了这个不题跋。说这个画,这个一丘五岳具俱是矣,在这个画里面呢,所有的山川,所有的山水,大概都可以在这幅画里面包含进去了,所以他说“吾师乎,吾师乎”。这个画真的是我的老师啊,真的是我的老师啊。

解说:但是继董其昌之后《富春山居图》遇到了对它最痴迷的人,这场相遇也导致了一场难以弥补的悲剧。

何传馨:后来这个董其昌晚年的时候,这个画他又卖出来了,他又卖出去了,大概以一千金的价钱,卖给了收藏家这个吴正志,吴正志呢是嘉兴的一个大的收藏家,那吴正志得到这个画之后,在他过世之后他又把这个画给了他第三个儿子,就是吴洪裕,吴问卿,那吴问卿呢他也非常宝爱这幅画,也非常喜欢这幅画。那根据这个他的一个朋友邹之麟的后面,在这个画卷后面的一个题跋,置之枕籍以卧以起,睡觉的时候呢他放在那个枕头旁边,然后这个陈之座右以食以饮,他把它摆在那个他自己的书桌的旁边,吃饭的时候不离开它,喝水的时候不离开它。说他后来说他吴问卿在国变的时候,还随身携带着,其他事情都不过问,随身携带着这个画在他身边,所以也可以想见对这幅画非常痴迷,非常着迷。所以最后在他过世的时候,他就要把这幅画跟他一起殉葬。

陈浩(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那么当这幅画丢入火盆的时候呢,他的栀子眼明手快,从火盆当中救出了这幅画,但是呢这幅画呢也正因为丢入火盆,被火盆烧过了,从此呢断为两截。

解说:从此这幅“天下第一神品”就一分为二了,两幅画一长一短,分别在世间流传,其中较长的一段被称为《无用师卷》其遭遇颇为传奇。

王鲁湘:一分为二之后有画中兰亭美誉的《富春山居图》成了一份残卷,但是这并没有折损世人对它的评价,相反它却因此在民间有了一丝神秘的凡俗色彩。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大俗大雅的段子,其中就有一档书画史上,“最不该走眼”的乌龙事件,事件主角就是清代乾隆皇帝。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可是个爱舞文弄墨的人,他在书画上的造诣也非等闲之辈,这位平生阅艺术瑰宝无数的皇帝,却在《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上走了眼,错将一个《子明卷》仿本当成黄公望真迹,并且爱它如痴。

解说:此次《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上,《无用师卷》的孪生兄弟《子明卷》也出现在展厅中。

王鲁湘:那么说到这张画的流传呢故事非常多,首先是这一张流传中间,我们常说的就有两个本子,一个就是无用师本,一个是《无用师卷》一个叫《子明卷》对吧。而且在流传过程中间呢,后来两个卷子最后都进了宫,而且相差只是一年,前后一年,《子明卷》先进去,《无用师卷》后进去,先进去的这个地方就有一点好像是,被皇帝一下就接受了。

聂卉:就认可了。这个我想他们首先弄错,在清宫,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误解,因为呢在以前的人他只是听闻,肯定乾隆早就听闻,有这么一卷很著名很经典的画卷,一旦说这张画到他手里,一看也画得很好,很完整的这么一张画,他无从比较。他没有说这么多的经验,可以去跟别的东西比较,所以他当时就一下认可了。

冯明珠(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那后来到了乾隆11年,那个《无用师卷》进宫的时候,两张画摆在他面前,他自己也看傻眼了,他也不知道哪一张是真,哪一张是假,所以他更加的把他的词臣,还有他这些文化顾问们都请到前面来,一起来欣赏这两张画,那我想观众们一定要了解,在那个时代里面,没有媒体,也没有电视,连图録也没有,所以都是传说,除非你要看就看真迹或者传抄本。谁也,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看过真迹,所以我相信他的文化顾问们都没有看过,唯一看过的人是叫做沈德潜,他在之前就看,因为他是江浙人士,他之前就看过。

但是在《子明卷》入宫的那一刹那,他正好返乡扫墓,等到乾隆11年他回来了,沈德潜就把它两张图,乾隆皇帝把两张图摊给他看,他就会察言观色,觉得这个皇帝已经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觉得那个《子明卷》比较世俗,认为是真的。所以他就题了一首诗,他说我老眼昏花,两眼迷蒙又迷蒙,所以我也不知道孰真孰假。所以他留下了一首题词的一个伏笔,所以让这个《子明卷》继续被乾隆皇帝认为是真迹了。

解说:相比之下《子明卷》用墨浓厚,笔法劲而带拙,意境与《无用师卷》的洒脱飘逸不相上下,因为乾隆皇帝的青睐,它同《无用师卷》一起在清宫中存放了两百年左右。20世纪30年代日军进入山海关,故宫万余箱珍贵文物南迁,直至1949年部分国宝迁台,《富春山居图》的《无用师卷》于是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富春山居图》的另一幅短卷,遭遇截然不同。它在民间被高价买卖来来去去,直到1938年它出现在当时书画鉴定大行家吴湖帆眼前,当时这幅短卷无题,无款,无识,很难鉴定。

杨建新(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据说吴湖帆看到这张画,他首先判断了一下,因为您知道后来仿《富春山居图》的画很多了,他拿到这么一截,他一开始也有怀疑,他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底是真的假的,后来他经过仔细的勘验之后,断定它是真的,他就下决心把它买下来。据说还是用一件青铜器还是什么,非常名贵的换下来。而且当时上面没头没尾,他又回到原来的卖画的那个画铺那边,再从废纸堆里边找出它的这个款啊,尾啊,跋啊什么的,然后再把它连接起来重新裱过。那么到了五十年代呢,当时著名的书法大家沙孟海先生,他是我们浙江博物馆的老工作人员,他听说吴湖帆手中,吴湖帆大收藏家,听说以后呢,沙孟海跟他商量,就是能不能够把它捐出来,或者说政府来收藏,那当然这是一个宝贝了,吴湖帆怎么也不肯,那沙孟海几次上门,好言劝说,最后说服了吴湖帆,当时是博物馆出资从他手里把这张画买下来,从此就进了浙江博物馆。从进馆的那天起,它就是浙江博物馆的镇宝之宝。

解说: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这幅短卷,后来被世人称为《剩山图》。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春山居图 山水 合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