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重庆岁月:不能忘却的记忆

2011年08月08日 10:41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到重庆去,到重庆去,这音节急促的口号,曾是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从1937年底算起,3000多万沦陷区的难民离乡背井、颠沛流亡,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成了他们身心共赴的栖息地。有西方记者惊叹:这是自游牧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是中华民族的出埃及记,重庆成为了中国的迦南。1937年11月16日,国府迁都的法律程序宣告完成,当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10余人,由南京登永丰舰,17日起锚溯江西航,19日抵达汉口,22日到宜昌,改乘吃水较浅的“民风轮”入川,26日下午4点抵达重庆,受到了军政当局和各界民众10余万人的热烈欢迎。随后,国民政府在南京的各级军机关也开始陆续向重庆转移。此时的重庆,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1937年之后,由于东部沦陷,地处西南大后方的四川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中央机关57个,迁川工矿企业大约700家,工人数量过万。

记者:当时候大概中国有多少的这个比较重要的一些现代的一些工业,包括军事工业,给撤退到重庆来。

嘉宾:它这个工业就是主要是两块,第一块就是政府控制的军事工业,你看我们重庆现在的厂,重庆现在这个,重庆是一个常规武器的一个生产的一个基地。

记者:对。

嘉宾:就是我们的军工这一块,几乎完全是从那个时候搬过来的。

记者:当时据说有七大军工厂在长江沿线这样排列着,是吧。

嘉宾:我举例讲,现在重庆钢铁公司,现在九龙坡这个地方,这个是那个来的,现在是生产长安汽车的,二十一兵工厂,从那边过来的,现在生产嘉陵摩托车的。

记者:摩托车的。

嘉宾:都是从那边过来的,重庆的整个抗战以前啊,它是在商贸,金融和交通上面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工业不行,抗战时候,构筑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一个工业体系,而且是构筑了以重庆为中心,贵州,云南,四川,陕西这么一个范围里边,若干个这个工业的基地,来共同的来支撑了这个抗战的局面。

在那个枪炮声不绝于耳的抗战大后方,彼时中国少得可怜的工矿企业陆续汇聚在重庆。单重庆纺织工业的产量已占全四川的96%。为了避免日军切断交通,阻隔重庆对外联络的通道,重庆的工业门类齐全,国民政府还专门成立中央迁厂委员会,协助各厂完成迁徙行动,出钱出政策,事无巨细。

嘉宾:毫无疑问重庆承接了中国生产力这种布局的调整。

记者:对,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一个安排,是吧,由于战争,把我们中国的这个整个的这个工业,特别是现代工业,向西南进行了一个大布局,这个如果按照它自然的发展,没有战争的这个推动的话,这个恐怕要推迟很多年。

嘉宾:那要很多很多年,那么重庆就承接了这个,因此就造就了重庆作为一个经济中心的这么一种功能,就实现了这个重庆城市功能的一个彻底的改变。

记者:彻底改变。

那几年,随着大批工厂企业的迁入,一部分彼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进入重庆。这个即将步入凤凰涅盘的城市开始变得生动,有声有色。

嘉宾:当时我们有最好的厂歌,21兵工厂之歌,郭沫若作词,贺绿汀作曲。

记者:对。这个21兵工厂,那么它现在的这个厂应该叫什么。

嘉宾:长安汽车厂。

记者:哦,就是长安汽车厂。

嘉宾:就是长安嘛。所以说它厂歌是最牛的,厂歌是最牛的。

记者:对对,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作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光荣历史照至金陵,他这个厂子是从南京迁过来的。勤俭求职,廉洁公正,迎头赶上,尽我职能,好啊。

嘉宾:同志们,猛进猛进,同志们,猛进猛进。

抗战以来的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冥冥中赋予了重庆一种气质,一种使命。战争没能使这里的文化中断,相反却铸就了文化的繁荣。

记者:抗战这八年多的这个时间,重庆实际上变成了大后方的一个文教中心,是吧,当时好像这个全国的高校迁到这个上有上半了。

嘉宾:有一半以上在重庆。

记者:在重庆,中央大学肯定迁到这来了。

嘉宾:当时在中国大后方,有著名的文化四坝,你知道吗,在这个我们,在这像山地这种情况,比较平坦的地方,那种冲积性的平原。

记者:全家坝

嘉宾:我们叫做坝,最著名有四个坝,第一沙坪坝。

记者:沙坪坝,对对对。

嘉宾:这是很著名的。

记者:很著名。

嘉宾:最重要的大学都在那个地方,刚才你说的中央大学都在那个地方,第二夏坝,就现在北培那个地方,夏坝,复旦大学在那个地方,第三个就是现在的重庆的江津叫白沙坝

记者:白沙坝,当时好像竺可桢先生他们都迁到这来了。

嘉宾:都在那个地方,再有一坝就是现在成都郊区的华西坝,就华西医科大学。

记者:医科大学。

嘉宾:就是那一片,那是整个抗战大后方最著名的文化四坝,有三坝都在重庆。

彼时,大批的文化精英聚集在重庆,郭沫若、老舍、阳翰笙等200多位文化人士曾留驻重庆,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剧协”、“文协”、“青协”等文化机构也先后随行政院和军政机关迁来重庆。

嘉宾:你看重庆当时应该说在文化上面,所谓达到一个高峰,我把它叫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座高峰。

记者:对。

嘉宾:只要说到中国的电影,能不说抗战电影吗。

记者:对。

嘉宾:咱们国歌就是抗战电影的一个代表作,只要说到话剧,能不说重庆的话剧吗,

记者:《屈原》

嘉宾:《屈原》《虎符》《风雪夜归人》就是这一批,只要一说到话剧就要说到国泰。

记者:对。

嘉宾:国泰大戏院,除此之外比如说老舍的《四世同堂》在重庆写成的。

记者:对。

嘉宾:梁实秋的那些最著名的小品都是那时候的出来的。

记者:对,我对美术这块比较熟一点,我们现在被称之为20世纪艺术大师级的人物,他的艺术事业都是在重庆起步的。傅抱石,李可染,是吧,这都从重庆起步的。

嘉宾:重庆起步的。

解说:然而,短暂的平静终究抵不住战争的算计。1938年,汉口失守,接连两日内,武昌、汉阳陷落,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开始改变对华策略,军事进攻为主,外交政策为辅的手段被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取代,为了摧毁中国抗战的指挥中枢,瓦解国人意志,日军开始对重庆实行地毯式轰炸。

记者:实际上这座城市,是在抗日战争中间,它是浴火重生的一座城市。它是从1939年开始,就不断地在被日本的飞机狂轰滥炸,从现在留下来的一些资料看的话,整个城市都是被这个烟雾烟火所笼罩,而且确实在这一个轰炸中间,很多重庆的平民是死于轰炸的。

嘉宾:对,重庆的轰炸,是从1938开始,下限到什么时候,1944年年底,一共6年多的时间。

记者:六年的轰炸。

嘉宾:当然最惨烈的是三年,1939,1940,1941,比如1939年的5月3日,5月4日大轰炸,对不对,那就是第一次对城市的核心区进行这种轰炸。

记者:这种情形确实够恐怖的,整个城市,比9.11的景象要恐怖。

嘉宾:这就是核心区,这个城市的核心区。

记者:对。

嘉宾:这个地方就是现在解放碑那个地方,最中心的地方,第二天国民政府就采取了一个措施,就定重庆为特别市。

记者:就是你越炸我,我越挺立。

嘉宾:因为1937来的时候,重庆是一个什么市呢,重庆是一个省辖市。

记者:省辖,归四川省管的,下面那个市。

嘉宾:然后你现在这个过来以后,它的机构也没升的,对不对,因此这个时候就定为国民政府的这个特别市,所谓特别市就是直辖市。

记者:直辖市。

为了避开炮弹的袭击,重庆人不断建造各类防空壁垒,这间抗战期间的交通银行地下印钞厂,就有那时独特防空洞设计的代表。

嘉宾:现在就是一个金库的一个通道,它的通道有好几个,可能便于在有的时候,特殊情况下,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嘉宾:这个金库它是一个以中间这一个圆弧形的这一个中间大厅为中心,然后360度各个方面辐射出来的,在这里既可以办公,它也有储藏这个银行的这些使用的这些什么钞票这些东西,同时这个大轰炸最最频繁的时候,这个地方也成了一个市民的防空洞,躲避大轰炸。

记者:这能容多少人啊,真要是轰炸的话。

嘉宾:这个地方不小啊,几百人是没问题这个里边。

记者:当时候躲防空洞还有这个许可证。

嘉宾:还有许可证,那不同的人进不同的洞。

记者:对,还要防止特务,对吧,恐怕当时还怕有特务混在里头。

嘉宾:我讲有那么一说,就是说当年蒋介石那次躲防空洞呢,就是因为有日本的特务在下边。

记者:间谍在下边指引。

嘉宾:指引着这个飞机,差一点,差一点就,用重庆话来说,差一点洗白(死掉)了。

据有关方面统计,仅1939年一年,日军全年出动飞机126批,投射炸弹5743枚,炸死居民7960人,炸伤民众7333人,摧毁房屋24662间,给重庆城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嘉宾:这两张,这是很著名的。

记者:都在躲轰炸。

嘉宾:都在躲轰炸,当年1985年的时候,邓颖超最后一次回到这个红岩村,就专门就讲,当时这个照片,就是红岩村那个大门,就是讲当时拍这张照片是为什么呢,就是刚刚轰炸之后,我们就是要说,中国人就不怕炸,就是表示这种决心的这种信心。

记者:所以你看他们两个的这种表情是吧,很自信。

嘉宾:对,很自信,。

记者:这个就有点紧张。

嘉宾:对,两个人都紧张。

记者:蒋委员长更紧张。

嘉宾:很紧张啊,就是黄山他的官邸后面的那个防空洞,现在还可以看到。

1941年6月5日晚,几近疯狂的日机夜袭重庆,接到警报后,来不及疏散的大批居民涌向较场口防空大隧道。由于人数过万,空袭时间超过10个小时,洞内空气稀薄,导致避难市民9992人,儿童为1151人窒息死亡,重伤者1510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记者:其实当时候整个城市的这一个防空的东西,在当时我们军队这方面不行。

嘉宾:非常非常简单。

记者:非常简单,就这么一个

嘉宾:你看。

记者:就这么一个探照灯。

嘉宾2:几乎是没有防空兵的。

嘉宾:几乎是没有防空兵的,所以说我们说,不光是我们,像日本人,他们研究这段历史,就是说对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一个和平居民的一种屠杀。

记者:对,你看我们又没有制空权,完全我们几乎没有空军可以阻挡他,然后他飞过来以后,我们又没有防空的这一些武器,就是任由他炸。

嘉宾2:他炸的时候是无区别的

记者:无区别的轰炸。

嘉宾:你看那边有很多医院也被炸掉了,还有就是居民区他也炸,所以他在炸的时候,他没有这种像我们现在讲的,军事基地,军事目标,他这种的轰炸,所以非常非常的残忍。

记者:非常残忍。就是要摧毁你的意志,就是一种恐怖轰炸政策。

嘉宾:6月5号以后,9月就定重庆为陪都

记者:对。

嘉宾:就是说那个时候是一种手段来激励我们。

记者:对对对。

嘉宾:重庆人作出的牺牲是十分巨大的,十分惨烈的。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重庆 龟儿子 三峡博物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