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农民画:支撑国家的真正脊梁

2011年07月15日 09:31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Part1

(一组农民画作)

串场1:1975年的除夕之夜,重庆街头,一个知青被一位蹲在路旁公共厕所收粪的老农所深深吸引。透过节日的喧哗,在阴雨中瑟缩于街头的老农,似乎完全不知道已经是大年三十。这种习惯了苦难的麻木,令这个知青非常震惊。刹那间,他略有所悟:是又脏又臭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的真正脊梁!于是他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这种不可名状的冲动驱使这位知青在1979年前后,用画领袖像的巨大尺度和精微的笔触创作完成了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这便是罗中立和他的《父亲》。于是一个满脸皱纹、鼻子上长着苦命痣,嘴唇干裂,手指上长满倒刺的老农,定格成一个中国父亲的符号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A:他的背景是一个晒谷场,还有晒谷的耙子,他的脸部的皱纹当初出现的时候,这张作品出现的时候,是震撼了整个,全国的人民。

主持人:可以说几代人都被这个父亲的这个眼神,他的这个皱纹,他的手上的伤疤深深的震撼着,这就是养育我们的父亲,这是养育我们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的农民。我还听说有一个四川的一个大学生,从小长大没见过他爷爷,他问他父亲说我爷爷长什么样,他父亲说他也没有爷爷的照片,结果他就找到罗中立这张父亲的印刷品,给他看说这就是你的爷爷,所以代表性这么大。

A:中国农民的代表。

小片1:2010年7月,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里,罗中立先生的《父亲》,夹在两幅花花绿绿年画风格的农民画中间,格外醒目。由这几张海报装饰的美术大厅里人潮涌动,以“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次展览分为三部分,其中最瞩目的就是建国以来,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两百幅优秀作品。

这是一张名作了吧!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中间,都是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的。

A:是的,这张是方正兴先生在五十年代他的创作,这个也被称之为浙江浙派人物画的开山之作。

主持人:而且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人,可以说是老少皆知的唐诗里的名句放在这个地方。

A:对,所以从他身上散发出一种中华民族的美德了,就是勤俭,善良,质朴,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小片2: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已经认同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意义。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艺术家们更加重视现实,积极掐住政治脉搏。这幅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油画,将1979年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夜晚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主持人:你看这里有一个特别小的细节,一盏小小的油灯,这个油灯呢,是墨水瓶改的,墨水瓶里头装点油,一个灯捻子出来,但是你没有看到火苗,为什么?火苗被这个领头的人挡住了。

A:就从这个画面又让我想起了,就是说解放前地下党的一种工作状态。

主持人:你看他这个人物的心情刻画也是其实很复杂,领头的当然胆子很大,但是他也很紧张,其它参与的人呢。

A:这个还迷惑,有点犹豫不决。

主持人:这个老头也在犹豫,最后我这手印摁还是不摁。

A:然后他这个几乎在看,有谁摁了还有谁没摁,他也很关心。所以每个这种,这种反应的这种,一种表情,另外还有那个,他看看那个门口,或者是那个,有没有、会不会发生问题,有没有动静,所以是很生动的这样一张画。

主持人:这其实可以形成一个历史对比吧,也就是不到几年之后。

A:这张画就是那个时候是开始把土地就是说承包到户,这个土地改革在希望的田野上,它的题目就是希望的田野上。

主持人:农民获得了土地的这个,这种重新和土地关系进行了一种变化以后,然后生产积极性大增,然后农业生产当然也就大规模的提高了产量,农民提高了收入,很快就在农村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就是农民玩起了洋玩意,铜管乐队。

A:那么画面通过这种色彩的,流金溢彩,然后铜管乐的这种器具的这种节奏性,色彩的节奏性,来体现农民对改革开放的一种充满的激情。

A:我们看,它这个整个画,它画的是祖孙四代,然后它的构图有一点像座山,像座纪念碑,非常的宏伟,那么他呢蹲着的是一个爷爷,太爷爷,就是老人,他画的脸上的皱纹,他就给人感觉有一种饱经风霜,经受过旧社会的那种苦难,这是一个,再一个中间这个,那应该说是爷爷了。

主持人:这个是当过八路打过鬼子的是吧。

A:这个呢现在也就是说,是一个年轻的,健壮的,一个拖拉机手,对,他象征着当初,也可以说象征着当初我们的农村开始了机械化,当时新的农民形象了,新的农民形象,一个青年,拖拉机手,然后再一个就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她手里拿着鲜花,鲜花又能让我们想起一种春天,或者联想起她是以后的未来,是一个接班人,是一个后代,能够茁壮成长,在这里面有着农民跟土地的关系,还有他们四个人一代与一代之间的关系。

看了这些画还是很感动,我们仿佛走在一个农民亲戚的长廊的一个里头,我们不断从那里发现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岁月,特别亲切。

主持人: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从爷爷辈开始,我们从这个三楼的展览中间,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爷爷,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甚至看到了我们自己,因为有人说过,所有的中国人其实都是农民,即使他现在认为是一个城里人,往上数三代一定是农民,我们身上深深烙着农民的烙印,我们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液。

许江:我们的美术发展每一步也都跟农民,跟这广袤的大地有关。你像林凤眠先生,他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奠基人之一,其实他最早受到的养育,真正教他的是他的祖父,他的祖父是个石匠,他从小就受到他祖父的影响,他真正被带大,他心灵留下烙印的是他的祖父,后来他到了这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这段时间,他不当院长了,他进行很多的探索,他最受滋养的是中国的陶瓷绘画,瓷画,和剪纸,这个瓷画和剪纸是他的大地,他从里头获得很多的滋养,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都有他和农民的故事。你像蔡亮先生,蔡亮先生命运把他抛到了西北,他在很困苦的情况下,他发现了西北,他就和这些西北的汉子相对,在西北汉子相对的时候,他用有限的时间画写生,当他画西北农民的时候,他其实他发现了自己,所以农民就再次用他广阔的胸怀,用他朴实的形象,养育了中国一代的画家,养育了中国一代的绘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农民画 脊梁 支撑国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