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古建筑泰斗罗哲文:成为战火东京救命恩人

2011年06月20日 10:45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古建筑泰斗罗哲文

相关资料:罗哲文小传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

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后,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现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那时候的营造学社跟现在大学里的情况不一样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少年罗哲文当时并不了解营造学社的具体工作,可见到考题中有写字、画画等内容,觉得很有兴趣,便去投考了,并且成为众多考生中惟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此,罗哲文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在这里,他先是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

中国营造学社是当时我国惟一从事古建筑研究的学术团体,它以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并且对如何正确进行保护维修,提出了建议和方案设计,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它把在历史上一贯被视为“工匠者流”的建筑行业,提高到一门学科的地位,与金石、书画等同等重要,跻身于文物保护对象的行列。

我和他们就等于是一家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今北京),清华大学出面请梁思成先生回母校创办建筑系,梁思成欣然同意,并与校方达成协议,由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合办一个中国建筑研究所,继续进行古建筑的勘查测绘工作。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北平,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理,同时在研究所里工作。那时罗哲文被称为“研究生”,即“助理研究”的意思。

梁思成特别注重对罗哲文的全面培养,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为了让他把基本功学得更扎实,特许他少干一点杂事,并主动安排他旁听有关课程。罗哲文认为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另一方面是缘于机遇,使他在青年时代得以追随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关于梁思成先生,罗哲文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至今难忘的是他那种对学艺青年耐心细致的传艺精神,他从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削铅笔、擦橡皮等小技都一一手把手地教……”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去看一下老师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先生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为了避免受到牵连,很多以前与他联系密切的人都和他疏远了。一天,在医院刚输完液的梁思成却看到了久违了的学生罗哲文,梁先生高兴得几乎流泪。这次见面中,梁思成嘱咐罗哲文:文物、古建筑是全人类的财富,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在变革中能把重点文物保护下来,功莫大焉。

五十多年来,我差不多每年都在和它打交道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过去曾经有一个错误的说法

2003年6月23日,一个由罗哲文任团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任副团长的文化考察团,西出玉门关,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并且穿越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条新闻曾经轰动一时。

罗哲文他们考察的这段长城,修建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匈奴已经不再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所以,罗哲文认为修建长城的目的已不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而是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来往于东、西方的商队,可以在烽燧中休息,补给淡水和食品,更换骆驼或马匹;两座烽燧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路程。长城保护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见证。在玉门关以西修建长城,则是为了适应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罗哲文 1950年 长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