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航拍印山大墓 888米长隍壕形似护城河
清理印山M1号大墓的封土花掉了考古队4个多月的时间。四个月后,一个长约46米,宽14米的巨大墓坑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
它这种墓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挖的好的,当时生产工具也很有限,那么它这个南方雨水多,再加上岩层本身石质有些地方比较松散,它在挖掘过程中,有时候也要塌方的,现在我们现在施工也要塌方的,有的地方,我们当时封土挖掉以后,首先先暴露出这个墓坑,墓坑非常惊人,46米长,14米宽。非常的大呀,非常的惊人,再加上东面有墓道,墓道有56米长,加起来就是有100米。就是整个墓的规模平面有100米长,这个非常的大,出现这么大的墓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大的,至少在浙江地区没有,那么附近的这些省,这个时期这种大墓规模也没这么大。那个时候隐约感到这个大墓非同一般,不是寻常人的墓,就有可能是个越国王陵。
1997年1月,基于考古发掘的初步结果,考古队请来了专业摄影组,利用氢气球对印山工地进行了航拍,也正是这次航拍,使得他们将印山大墓与此前的另一个发现紧密联系到一起。
整个印山实际上就是个墓地,那么它印山角的四周,大墓挖的有壕沟,就是我们称隍壕四周,每个角都是矩尺型的。每一面都有,那么就每一面正中的有一段是没有挖通的,通到四面的通道。那么这个隍壕也很宽,有的地方有五六十米宽,整个隍壕我们围起来有888米长。那么这个隍壕挖出来起什么作用呢?它一个是明确了这个墓地的明确的界限,隍壕一挖,这个里面就都是墓的范围,这是一个。第二它实际上起种了防护、保护作用,象征性地类似护城河一样的意思。实际上中间一段实际上没有挖通,但是它的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是维护。对大墓起维护作用,这种做法一般也没有,实际上它这样一做以后,整个平面一看以后,就这个墓葬的气势就不一样,气势雄伟,威仪,护城河很宽大。
串场3:1996年仲夏开始的那四个月的考古工作,几乎一步步地印证了考古队早期的预期,抑制不住兴奋情绪的队员们互相肯定着说:没问题了,这一定是越国王陵,而且应该就是《越绝书》里记载的“木客大冢”。事实上,早在考古发掘前,绍兴县就已经用“木客大冢”四个字来命名这个重点文物保护区了。“木客大冢”,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越国三大墓葬之一,越王允常墓。允常,越王句践的父亲,在各类相关文献的记载中不难发现,他几乎被史家看作是越国历史上第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那么,眼前这个巨大的封土之下,被隍壕簇拥着的大墓主人,会是允常吗?显然,在确凿有力的物证被发现前,谁也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