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凤凰网文化对话白先勇:《牡丹亭》的青春之魅

2011年12月05日 17:35
来源:凤凰网文化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文化走出去是要让外国人认同你的文化”

凤凰网文化:中国走出去这个话题,有很多的论坛呀,前一段时间凤凰也做过这个论坛的讨论,但是我们一直也没有说特别明确的说什么样的文化是完全代表中国的,中国或者说用什么样的文化去对待世界,我们才算是把中国的这个文化走出去。包括您前两年我们也谈到说,现在既然在英国的学校还开了昆曲课。

白先勇:那是加州,加州大学。

凤凰网文化:您看现在有我们自己普通的高校都是没有设立,都是没有这种课程的。

白先勇:只有北大,是我帮它们设立的。

凤凰网文化:你看还是因为您设立,所以我不知道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才算是叫走出去了,我们是不是在国外,比如说我们有孔子学院我们就叫走出去,开了一门昆曲课我们就叫走出去?

白先勇:要走出去不容易,走出去了要人家认可,我们走出去自己走出去,人家不认可你也不行。所以我觉得说,像我拿牡丹亭这个例子来说。2006年,我说要做青年版《牡丹亭》。刚刚我讲了几个目的,一个是我们要培养大量的年轻观众,这样才有生命,其实我还有一个目的,我希望把昆曲那么高雅的艺术走向国际,拿到世界上去,让人家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确曾经有人类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让人家看到这个我们的昆曲有多么的,成就有多高,这是我第二个这个目的。说真话,我们平常的呢,你去到外国去,一些杂耍、武术啊,我想我们一些武打的戏出去呀,可能外国人看热闹。

凤凰网文化:但是我们也觉得有些好奇啊,因为突然有一天04年我们听说白先勇先生开始要做昆曲了,但是之前我们听您的不管是家族的往事,包括您曾经写了那么多的文字,如果说跟京剧还能够联系上,但是很难想象说怎么突然一下子投情到昆曲了。

白先勇:其实这个前来有志,我好想说过很多次了,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昆曲啊,看过梅兰芳先生的那个《游园惊梦》,在上海美琪,那个时候只是小孩子。

凤凰网文化:那个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

白先勇:没有的,但是我觉得是一种因缘、结缘,起因呢,看到了这出戏,但是后来,后来我慢慢接触了昆曲了,接触昆曲,我就喜欢,因为它艺术成就高嘛,我就非常喜欢这种剧种,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投身在这个,其实我在做这个《牡丹亭》之前,参加过两次在台湾也制作《牡丹亭》的。第一次呢是1983年,在台湾,制作过《牡丹亭》里面两折,是台湾的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演员叫徐露,她是京剧演员,不过她也会唱昆曲的,她也会唱《游园惊梦》啊,这种有名的,我制作过一次。然后到1992的时候上昆名旦到台湾,我又参加过他们那天晚上的制作,那个只是比较即兴的,没有很多很大计划的。那么这个是很认真的了《牡丹亭》。

凤凰网文化:那04年是怎么突然说有这样一个契机我能够想这么长时间的把它做下去?

白先勇:我觉得也不是偶然。1987年这个我又回到上海了,经过39年又回到上海,人生的记忆很奇怪。我小时候在那里看过昆曲,后来39年以后又回去了,我去复旦做这个讲座。我在那边待了一个月,后来我要离开上海的前两天,哎,他们告诉我上海昆剧院在演《长生殿》全本的,我听到兴奋得不得了,我弄了两张票,完了就去看。看了那次是上昆当家的小生跟旦角,蔡正仁演的。演的一晚上《长生殿》,戏是精彩得不得了,可以说是他们的巅峰时期最高峰四十多岁的时候演的,演完了以后,对我的那个震撼激动得不得了。

我看完了就意犹未尽,这个故事我觉得蛮有意思的,我就去后台跟那些演员们继续聊这个《长生殿》。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凤凰网文化 白先勇 牡丹亭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