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小学清末民国时期校史
(1902——1949)
紫阳小学校史编写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经过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深重的民族危难,激发了广大民众和社会各阶层进步人士同仇敌忾的决心。维新人士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要救亡图存,应从改革教育、提倡“西学”入手。于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成为当时举国上下的一致要求。由于清王朝统治已经朝不保夕,在人民和各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清政府被迫宣布“变法”,推行所谓“新政”。反映在教育领域的变化,是各类新式学堂渐渐兴起,逐步代替了儒学和书院,延续了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被废除,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从此开始。在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紫阳小学大致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一、 仁和县高等小学堂(1902——1912)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前,杭州初等教育在社会、义塾和私塾中施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下令,将各州、县书院改办为小学堂,兼习中学、西学,中国近代杭州的初等教育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当时,杭州府为省所在地,设仁和、钱塘两县建置。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二十八日,在仁和县境内的太庙巷紫阳书院,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刑部主事、书院山长王同,禀经仁和县知县萧治辉,详报上级政府,将书院改办为仁和县学堂。经费由原书院款项拨充,每年六千二百余元。
王同为首任仁和县学堂总理(堂长),招收学生133名,分为四等级,四年毕业。这
是近代杭州最早的一所官办小学,它比钱塘县将崇文书院改办的钱塘县学堂还要早二个月。王同字吕庐,杭州仁和县人,光绪四年(1878)进士及第,累官至刑部主事致仕。后受聘任仁和紫阳书院山长(院长)。王同在学堂内的紫阳山摩崖上,曾有石刻诗一首《追和周雨文摩崖石刻诗》:
今日弦歌地,昔年处士家。
题诗五言律,刻石数行斜。
竹径空磨藓,萍踪忆感花。
我来访遗墨,骚首隔烟霞。
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月,钱塘县学堂从西湖跨虹桥金沙港并入仁和县太庙巷的仁和县学堂内,改名曰仁钱县学堂。翌年(1907)正月,钱塘县高等小学堂分出至十三湾周公井,单独设立,本学堂更名仁和县高等小学堂。经费由藩司统筹支配,每年约五千元办学经费。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浙江教育总会在杭州成立,公推海盐人张元济为会长,瑞安人孙诒让和金华人王廷扬为副会长。会后,晚清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专程来到太庙巷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探望。同治四年(1865),其父孙衣言应浙江巡抚马新贻之邀,曾在紫阳书院担任主讲,主持教学。那时候孙诒让年方十八,熟读诗书,风华正茂,就在这座书院里,草《白虎通校》,定《广韵姓氏刊误》。孙诒让站在仁和县高等小学堂原“景徽堂”里,心潮澎湃,吟成两首绝句,留给这片写着父亲教授生涯与他青春时光的故地:
弱冠趋庭梦影中,先人讲席久尘封。
卅年剩有孤儿泪,重到吴山作寓公。
学界飞腾万少年,故乡兰芷更翘然。
镜中短鬓都成雪,合向西湖酌冷泉
仁和县初级小学堂,先在欢乐巷,后迁瑞石亭,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创立,由龚廷玉将5所蒙养学堂归并1所,分两班教学。附入仁和县高等小学堂。其开办费,均由仁和县捐廉项下动支。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称仁和县初等小学堂第一区,经费岁收,仁和县捐廉六百五十元,学校分甲乙两班,五年毕业,学生56名。
浙江高等小学堂附属初等小学堂第一所,在省城保安桥,后移至严衙 。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改仁和县初等小学堂第二区,归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接办,经费由仁和县书规费拨用,岁收六百元,又仁和县高等小学堂补贴六百七十元,学校合班,教授学生27名。
宣统三年(1911)时,仁和县高等小学堂堂长为朱作 。堂长朱作 还兼任仁和县就有26所初等小学堂的堂长,并在初等小学堂的毕业生中,择优选送入仁和县高等小学堂。
浙江近代小学初创时期,学制课程无章可循,各府州县小学学制,课程甚不一致,学习年限不一,程度参差很大。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分初等教育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三级。蒙学堂四年卒业,课程设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史学、舆地、算术、体操8科。寻常小学三年卒业,课程设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史学、舆地、算术、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亦三年卒业,课程设修身、读经、读古文词、作文、习字、算学、本国史学、本国舆地、理科、图画、体操等11科,另视地方情况加设一二农工商实业科目。但此制未切实施行。次年(1903)。清政府又颁《奏定学堂章程》,对初等教育学制课程重新作出规定,浙江省各府州县小学堂的学制课程才日趋统一。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级。初等小学堂七岁入学,学制五年,课程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西学的人对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总称)、图画、体操9科,亦有视地方情况加设手工、农业、商业等随意科目。课程设置中,修身、读经占突出地位,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宗旨。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是仁和县最高级别的官办小学。理所当然模范遵守学堂章程。小学堂所需师资,按《奏定学堂章程》规定,须师范学堂毕业生充当。但因当时学堂初创,师范毕业生难求,只能变通办理。
仁和县高等小学堂和钱塘县高等小学堂,是当时杭州最佳的两所高等小学堂,杭州许多著名人物,均就读于此。据民国浙江民政厅厅长阮毅成先生《三句不离本杭》一书回忆说,祝芾南、蒋蔚堂、陈定山、金越光、蒋彦士、潘敦义、吴颖士、盛礼约和阮毅成,均出自上述两学堂,在此接受启蒙教育。
二、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12—1927)
在汹涌澎湃的辛亥革命浪潮中,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杭州起义,一举摧毁了清王朝在浙江的统治,成立浙江军政府。以辛亥革命(1911)为契机,古老的杭州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踏上近代化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浙江军政府废杭州府建置。仁和、钱塘两县合并为杭县,仍为省位所在地。民国元年(1912)四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五月,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对初等教育作了多项革新:规定初等小学允许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废止,加重手工科,三年级以上加设珠算;清末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高等小学以上的体操应注重兵式操。同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
杭州军政府分府汪 将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改称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学校(钱塘县高等小学堂改称杭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第一任校长为王炜。民国十二年(1923)八月,该校与杭县第一国民学校(原仁和县第一初等小学堂)合并为完全小学,称杭县县立第一小学校。当时的校长先后是范承祖和骆庆珍,教员分本科正教员、专科正教员、副教员,本科正教员以教授小学各科为职;专科正教员专授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农业、缝纫、英语、商业之一 科或数科;副教员以辅助本科正教员教学位职。
民国元年(1912),浙江省遵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小学校令》的规定,对小学的学制、宗旨、课程均进行改革:(1)初等小学校由5年减为4年,高等小学校由4年减为3年。(2)小学校宗旨定为“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及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3)废除读经科,注重手工科。(4)初等小学校实行男女同校。(5)初等小学的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科,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体操并9科,男子加农业课,女子加缝纫课。亦有视地方情况,改农业为商业,并加英语课或其他外国语课。各科内容作了大的改动,每周授课时间也比以前减少。
民国四年(1915),改初等小学为国民学校,学制四年,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等7科。高等小学学制三年,增设本国史地、理科、农业或商业、英语。民国八年(1919),浙江省和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以“公民”课代“修身”课,试用全国教育联合会编订的“公民”教材。民国九年(1920),遵照教育部训令,小学国文科改国语科,各教科书一律改用语体文,这是“五四”运动的结果。
民国十一年(1922),施行“六·三·三” 制,浙江省小学修业年限改为六年,较前又缩短1年。分初高两级,初级小学6岁入学,学制4年;高等小学学制2年,对课程亦作重大修改:(1)初级小学增设社会、自然两科。(2)废止修身科,增设公民、卫生两科。(3)改国文为国语(改文言文为语体文)。(4)改手工、图画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5)授课时间改由分钟计;初级小学前两年每周至少1080分钟,后两年每周至少1260分钟。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执行浙江省的学制和课程。
民国元年(1912)十一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小学校教规》,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修身要旨在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初等小学校,宜就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诸德,择其切近易行者授之;渐及于对社会对国家之责任,以激发进取之志气,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高等小学校宜就前项扩充之,对于女生尤须注意于贞淑之德,并使知自立之道。”使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一种近代新鲜的气氛。
杭县时期,不少学校都制订了校训,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环。当时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有校训六条:“(1)立志为新国民;(2)行事以诚为本,以勇气辅之;(3)与人交宜久而敬之;(4)养心、养身,不可须臾忘;(5)助人救世为立身成事之本;(6)敬爱同胞,勿互相戕贼”(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教育志》)。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训,反映在“五四运动”(1919)时期,杭县小学生的精神面貌。
民国十六年(1927)四月,清同治间紫阳书院山长孙衣言之孙、晚清一代宗师孙诒让先生之子,著名学者孙延钊,约杭县县督学吴崖青,访问杭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承校长郑兆麟先生出而招待,并出示其校史,则于书院改办学堂之后沿革,撮叙略备。孙延钊发现先祖山长孙衣言《紫阳书院景徽堂记》碑尚存,嵌在学校三上年级教室旁之壁上,孙氏瞻仰手泽,摩挲久之,兴奋之余,手拓数纸以归。后来,孙延钊在《浙江省通志馆馆刊》上发表《浙江紫阳书院掌故徽存录》一文,以志纪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朱晓燕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