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周海婴逝世 > 正文
《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李树峰:抱休闲心步视觉旅

2011年04月07日 10:10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李树峰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也谈周海婴先生70年来的摄影

2008年7月的某一天,刘铁生先生让我到他家看照片。见了周令飞,才知道原来他的父亲、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酷爱摄影,大半生拍摄不辍。今年老先生80岁了,把这些照片拾掇一下,想办个摄影展览。老先生很谦虚,说不知道这些照片有无价值,是否值得拿出来给大家看,于是找来解放军报社的高级记者,老摄影家、评论家刘铁生先生和大画家陈丹青过目,两人看过觉得很好,就鼓动老人尽快整理,一定要展览办起来。听说要办展览,我就鼓动老先生采用艺术微喷的工艺做照片,于是找到了爱普生影艺馆副馆长杨赣先生,并请周令飞与他见面,给他看了照片。杨馆长还联系上海爱普生影艺馆。这样,北京和上海的爱普生影艺馆都做了准备,举办这个展览。

大家一致看好这些照片的要素是什么呢?历史文献价值?肯定有。照片与绘画不同的地方,就是具有见证性,它是事物存在的印迹。因为这些照片是从1942年开始拍摄的,近70年来没间断过。这些照片记录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不知名的底层流浪、逃荒的人,小商小贩,到我们能够认得出来的社会知名人士,从风景画似的农村面貌到城市被轰炸、发洪水等情景,从玩耍的幼小孩童到垂暮孤独的老人,从守旧的遗老到时髦的青年,从家庭到世面,从个人到集体,应有尽有,更有历次政治事件的场面和细节穿插期间。这些东西虽然只是一堆事物的影子,但确明证着曾经存在的事物的样子,信息量非常大,无疑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比如沈钧儒、李济深、茅盾、周建人、许广平等人的照片,使我在平时对他们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亲近感、实在感。如果没有这些照片,要回想当年的景象和气氛,是很困难的。经过一些岁月的人都有体会,我们只能想起自己印象深的东西,回想是挂一漏万的。

我最受启发的,是周海婴先生这样一种摄影方式:既非记者,记者必须紧跟时政,这其中有很多人为图当下宣传效果出奇而常常大量摆拍、导演,或者进行后期加工,这样的照片已经背离了纪录历史的真实性原则;也不把自己看作什么艺术家,为抒发个人情怀刻意讲求构图或光影效果什么的,这样的照片虽然也是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完成的,但因为特意的选择、剪裁、加工,已经不属于实证的范畴。周海婴先生完全是抱着一副闲心,在有意无意之间拍摄照片,拍的时候,不为名不为利,图个自个儿高兴,对于构图和用光,是按照一般的理解做的;拍完后也没太当回事。但日久天长,这些照片组成了一番非同寻常的景观。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景观,内容很平常也很随意,但是比较宣传摄影和为艺术的摄影,他们更真实。作者对热烈的游行场面,不惊不恼,保持一份冷静,我分明感觉到了他的心理距离;但对于街头引车卖浆者、流浪倒卧者的关注和同情,入情入理,让我心中震颤。从照片里,我知道作者十分关爱老人和孩子,富有童心;作者爱自然,爱生活,格调高雅。其中有一些照片,艺术性很强。

周海婴老人的摄影方式正好与当下很多摄影人的做法相反。在摄影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手持相机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他们才能为这个世界在视觉上代言,只有他们拍出的才是最正确的;也经常看到另外一些人,拍照片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技术好,而对眼前的物像视而不见。我们确实需要认真审视自己:你真的了解这个世界吗?你真的关心他人吗?

周海婴老人一辈子爱摄影,他使用相机与时俱进,他的照片同样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他的那颗心没变,那就是,以平常心关注生活,以休闲心从事摄影。他能做到如此,可能来自于家教,特别是来自于鲁迅先生“不要做空头文学家”的教诲吧?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视觉 影艺 景观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