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人物

西部影城堡主张贤亮:走过波澜人生仍怀侠情大爱


来源:时代人物

人参与 评论

一个人、一座城,而于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相比,张贤亮现在活得却是纯净的多。他创作的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等,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邓小平南巡后,在苍凉略有些伤感、线条简单却

一个人、一座城,而于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相比,张贤亮现在活得却是纯净的多。他创作的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等,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邓小平南巡后,在苍凉略有些伤感、线条简单却粗犷地大漠小镇--镇北堡,他收获着跌宕起伏后的人生感悟。苍凉、无边的大漠,被张贤亮不经意间就玩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西部通道”。有人说,张贤亮是个天才,他无所不能,就看他想不想玩这一把。而张贤亮却说:“我追求的就是快乐,西部影城就是我玩出来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镇北堡西部影城香烟袅袅,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谁能想到,他的主子竟是一个“文弱书生”。十年前,茫茫大漠里,一座被遗弃于西部荒漠的明清时代的古堡,上演了一个“书生”惊世骇俗的创业悲喜剧。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写作与经商之间。如今,过尽千帆,朔风中,“大玩家”张贤亮的无数豪情仅剩下了一襟晚照,可言语中,他的壮志雄心未曾有过半点动摇。

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3月21日下午2时整,记者如约驱车前往镇北堡西部影城。由于地处雄浑的贺兰山东麓,每年春秋季节这里的风沙肆意飞舞,将大西北独有的荒漠与雄浑在这里显得淋漓尽致,越来越接近镇北堡西部影城了,突然间,十几个身怀绝技的壮士在马背上卯足了劲挥鞭子的场景映入眼帘,走近一看,才得知这里是曾拍摄《锦衣卫》时的场景,威武、震撼已不足诠释这种大场景的魅力。

老远就瞄见一位酷似中年男子的健壮身影,身着宝蓝色的衬衣,浅黄色的休闲裤,优雅中散发着得体大方,矫捷的步伐在夹杂着黄沙与呼啸的寒风中显得刚劲有力,时不时扯着嗓子果断,干练地对着施工队伍大喊:“这里的路宽应该改为4米,这样以后便于商铺摆摊”。

经过一番详细询问后得知,这里正在进行“老银川一条街”项目的紧锣密鼓地施工。这个昔日里顶着时尚前卫牛仔帽的身影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上去一点也不像76岁的老人,正是张贤亮。由于自己驾车、用电脑写作,嘴里时不时的还冒出“雷人”“浮云”等网络热词,而被大家亲切的冠以“潮男”的称号。

声光饕鬄,一去十年的记忆,撩拨琴弦。充满动荡的童年、劳改的“光荣”历史、文化官僚玩出的第三产业、作家中的首善、时尚潮男……这一切的背后都和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贤亮。

80年代初期,张贤亮将一座被遗弃于西部荒漠的明清时代古堡介绍给了影视界。在一座没有秦都、唐宫气派壮观的废墟遗址上,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了世界。《牧马人》、《红高粱》、《黄土地》均在此拍摄,从而成为“荒凉有价”的宁夏人文景观。在这里,朱时茂和丛珊脱颖而出,姜文穿着大裆裤伸手摘走“百花奖”的桂冠,巩俐坐着“我奶奶”的轿子颠进了世界电影的中心……而所谓的西部影城,则是1993年成立的。张贤亮于1992年弃文从商,作为下海经商的“文化人”代表,张贤亮当起了华夏西部影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成为影视界人士眼中的“中国一绝”。 镇北堡西部影城让宁夏这个“沙漠中的绿洲”充满了无限神秘又不乏浪漫的色彩。

电影里,你只需镜头切换,再加几行字幕--“十年后”,然后红颜白发,一切都有了结局。而现实的人生,三年五载,其中每一秒钟都需要生生地挨,对于张贤亮来说76年的大风大浪,真的很漫长。

1936年12月张贤亮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1957年因发表长诗《大风歌》在“反右运动” 中张贤亮被划分为“右派分子”,关进农场“劳动改造”22年之久。饱尝饥饿与牢狱之苦,受尽折磨与摧残,但张贤亮一直坚持阅读《资本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他相信中国肯定会走改革之路,因此,他告诉自己要无论如何都要坚强,无论如何都要挺下去。

正是因为22年的“特殊”经历,使张贤亮对人生有了更透彻、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这22年的生活就像是张贤亮的良师益友,是让他不能忘却的亲人,更是他无法抹去的记忆。可是,就像莫名其妙的孤独,不可救药的喜欢一样,这样的人生,也让他无可奈何。人们总说大音希声,而他所讲述给我们的确是一个关于大悲不泣的故事。

“劳改是我的光荣历史”

张贤亮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9.18”事变之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

1954年,还不到18岁的张贤亮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在父亲去世后,年轻的他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随后,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到宁夏贺兰山下安了家。风华正茂的张贤亮被这块土地独有的广博和大气深深地感染着,写作成为他抒发内心情怀的最好方式,很快,他便在全国成了颇有名气的青年诗人。

1957年,张贤亮因发表长诗《大风歌》在“反右运动”中被划分为“右派分子”。他关进农场“劳动改造”22年之久。后于1979年张贤亮终于得到彻底平反,此时张贤亮已经43岁了。平反之余,孰是孰非,其实,人们心里早有评判。

年轻的小伙已经到了不惑之年。22年的牢狱之灾让张贤亮成为一个为梦想而追逐的人。可以这么说,他用这22年的孤寂,换来了今天功成名就。他自己说:“劳改是我的光荣历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张贤亮 怀侠情 西部影城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