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澄清:“质疑梁思成林徽因抄袭事件”是误读
朱涛在博文中对此予以澄清,表示自己仅仅讲林徽因借鉴了伊东忠太,并非质疑“抄袭”,更未质疑梁思成“抄袭”。” 随即,王军在博文中进一步提出质疑,认为朱涛关于“林徽因大段文字借鉴伊东忠太的《支那建筑史》”的表述,潜台词不言而喻。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上官云) 近日,一则“香港专家:梁思成有许多研究是重复和抄袭”的新闻受到关注,标题中的“专家”、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及新作《梁思成和他的时代》由此进入公众视线,并引起广泛讨论。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该书作者朱涛。朱涛表示,大部分争论在书中都有答案,他希望稍加时日新书上架后,在大家能看到书的基础上做出全面澄清。
产生误会或因整理文字表述有歧义
8日下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文化沙龙在京举行,作者朱涛与嘉宾就此展开对谈,各媒体作出相关报道。随后,一个“朱涛质疑梁思成”的说法传播开来,部分媒体以“香港专家:梁思成有许多研究是重复和抄袭”刊发文章,引起轩然大波。
随着事态扩大,12日,朱涛在博客发文澄清此事,表示“质疑梁思成”之说完全不符合他的本意,误会或因一些记者未到场、误读沙龙整理文字引起。
在8日的沙龙上,朱涛在发言时说:“……我觉得还得再回溯,把30年代、40年代梁先生做的工作再整理一遍。我当时想不可能有任何创新了……结果没想到一深入下去,我很吃惊地发现梁思成先生的研究有大量的空白,大量都是想当然的重复和抄袭,很少有独立的挖掘史料来分析的。”
朱涛在博客中写道,也许正是这段表述引起误会。因为当时他在现场谈论的话题是“对梁思成先生的研究”,并非评价“梁思成先生本人的研究”。朱涛提及,他在后面几天发现,一些记者并没有读他的书,甚至没去沙龙现场,仅根据发言整理文字写出通讯稿。遗憾的是,整理文字中“梁思成先生”前面少了一个“对”字,这可能使这些记者望文生(歧)义。
并未质疑林徽因“抄袭”
除去对讨论问题语境的误读,一些词语的使用可能也是导致误会产生的原因之一。8日当天,朱涛在沙龙中还谈到,1932年3月林徽因在《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大段借鉴了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支那建筑史》(1925年首版)。
当时朱涛表示,按今天的治学标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应标明出处。但因并不了解1930年前后中国学术界的规范和惯例,不敢就此对林文妄加评判。并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梳理清楚林徽因的文字中有哪些是借鉴别人的,才能理清哪些是她的独创。朱涛在博文中对此予以澄清,表示自己仅仅讲林徽因借鉴了伊东忠太,并非质疑“抄袭”,更未质疑梁思成“抄袭”。
然而《城记》的作者,同样研究过梁思成学术思想的王军却并不这么认为。他14日在博客中写到,朱涛提及的《支那建筑史》并非1925年首版,因为书中内容“大段借鉴”1927年出版的《支那佛教史迹》第三卷内容,日期不合逻辑,“《支那建筑史》的中文版印于1937年,是陈清泉译、梁思成校,书名已被改为《中国建筑史》。”
随即,王军在博文中进一步提出质疑,认为朱涛关于“林徽因大段文字借鉴伊东忠太的《支那建筑史》”的表述,潜台词不言而喻。王军表示,朱涛应该把他“对比”的研究过程展示给大家。
随后,记者联系王军。王军表示,不接受媒体采访。
历史研究应针对历史问题探讨
1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朱涛。朱涛首先表示,大部分的争论在书中都有答案,因此他想待新书上架,在读者能够看到全书的基础上全面澄清。
随后,记者转而联系到朱涛新书出版方,出版方转达了朱涛目前对争论的意见。据称,朱涛认为现在不便公开回应王军。因为读者都还没看到他的书,如不“就书论书”便大动感情、乃至责难,于此时卷入细节纷争毫无意义。
另外,朱涛表示,仔细看书的人会发现其中一些通过历史考证得出的结论,如“林徽因借鉴伊东忠太”或挑战关于“梁思成研究盲点”的“刺点”,在书中不下十个。他会在2月15号的演讲中细说,包括详细论证“林借鉴伊东”的论点。
在朱涛看来,历史研究是针对历史中的问题来探讨。如果当下人对历史人物的情感纠缠在里面,就容易使讨论变得非理性。不管怎样,大家重要尊重一个讨论的基础,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先看原书,在此基础上再做判断。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台球女神车侑蓝代言游戏拍写真
播放数:42198
-
《真人快打》电梯里的恶作剧
播放数:86526
-
暴力萝莉360度无死角卖萌
播放数:132668
-
性感女模扮九尾狐阿狸魅惑众人
播放数:4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