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少君:当代诗歌草根性堪比初唐

2011年07月05日 10:25
来源:晶报 作者:彭子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李少君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天涯》杂志主编。写作出版有《草根集》、《诗歌读本:32首诗》、《在自然的庙堂里》等8部著作,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韩文等多国语言。

歌自古是中国文化基础

晶报:您讲座的名称是“文化复兴与当代诗歌”,在您看来,文化复兴与当代诗歌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诗坛的繁荣是否就意味着文化复兴的开始?

李少君:是的,你的说法也是我的一个看法,我认为中国文化建立在诗的基础上。孔夫子有句话叫“不学诗,无以言”,以我的理解,“言”指的是文化文明,“言”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传统诗学强调“超越”、“和谐”,中国古代就有“诗教”传统。儒家文明重实用讲世俗,那么如何获得生存的超越性意义,其实就是通过诗歌。林语堂曾说,“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宗教的,诗歌取代了宗教的作用。在我们的几大经书当中,《诗经》永远是排在第一,中国人对人生道理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从诗歌开始的。像《三字经》、以及我们从小琅琅上口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诗句。再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为例,这句诗其实应该反过来读,月都有“阴晴圆缺”,人的那点“悲欢离合”算什么,再说,就像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悲欢离合”也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那是自然的规律与循环。

诗歌教导中国人如何看待生死、世界、时间、爱与美、他人与永恒等等,使人们生出种种高远的情怀,得以寻找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平衡,并最终到达自我调节内心和谐。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文人都写诗,每一个古人都读诗。诗歌学习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现在强调文化复兴,就要从这个基础做起。

晶报:您刚才提到“诗教”,把诗歌上升到宗教高度,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李少君:对“诗教”的理解,可以分为几种概念。第一个是宗教的作用,第二个以《三字经》为例,起到教育教化的作用。第三则是一种教养,孔子对人的最高评价就是“可与言诗矣”,也就是能和这个人谈论《诗经》,在中国,懂诗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就如在西方就是说这个人是个绅士。说到“诗教”的作用,我们都说现在是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不妨多读诗,起码能缓解一部分精神危机。我常建议朋友在办公室放一本《唐诗三百首》,工作忙碌繁琐,看看古代的诗歌,人可以安静下来。此外,诗歌是具有想象力的。中国制造如何转变成中国创造?其中就涉及到文化,以及想象力的问题。诗歌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我相信诗歌带来的文化复兴会为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大师还没冒出来

晶报:您曾经提到中国的诗歌发展历程,一开始是精英主导,自上而下的,到后来慢慢在城镇当中流行起来,直到现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出现诗歌“草根化”。您是“草根诗歌”的提倡者,您如何看待这种自下而上的诗歌创作?

李少君:追溯到中国古代,那时的写作、阅读成本很高,竹简、甲骨文都很贵,平民百姓根本买不起。东汉发明了造纸术以后,教育成本降低了,受教育的人多了,创作的人也多了起来,所以唐代的诗歌特别多。有一个数据表明,唐代的诗歌总量是之前一千年诗歌总量的十倍。这就有点像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诗歌数量特别多,诗歌要量多才会质好。唐代诗人辈出,读诗的人也多了,形成了良性循环,全民读诗,所以才会产生李白、孟浩然。其实李白和孟浩然就是草根诗人,因为唐代诗歌就是平民诗。平民真正受到关注也是从唐代开始的,通过科考制度,平民可以进入上层领域,社会流动性很大,大家得到鼓励。这么一个文学时代,解放了文化的创造力,和我们现在互联网时代相似,我们这个时代作品鱼龙混杂,但好作品还是会脱颖而出,就跟唐代一样。大家现在都有个共识,认为诗歌创作现状有点像初唐。初唐就是一个草根性的时代,从初唐到盛唐之间有120年,我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就是30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已经具备产生好作品的条件了,读诗写诗的人逐年增多,但是大师还没冒出来。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李少君 草根性 草根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