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古诗词里品端午

2013年06月08日 12:06
来源:本报讯 作者:朱凤俊

  在我国诸多的节日里,要说最具“文气”的当属端午节。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已经被尊崇了2200多年。也许是惺惺相惜,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大都喜欢借着端午赋诗词抒胸臆,于是就把这端午节装点得极富诗情画意。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诗家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从而创作出许多追思先贤的名篇。北宋张耒有一首《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写得可谓凄清悲壮、慷慨激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心情。还有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更是声声血泪,句句悲鸣,那种为屈原鸣不平的愤慨之情,已经溢于字里行间。

    除了悼念屈原,端午龙舟竞渡活动也被写入诗词。唐代卢肇的《竞渡》诗写道:“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一幅鼙鼓如雷、千舟竞渡的壮观场面,被诗人描摹得鲜活而灵动。龙舟竞渡作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传承到唐代已经相当繁盛,诗人张说在《岳州观竞渡》中就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盛况:“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那种紧张热烈的竞技场面、你追我赶的夺标争战已经跃然纸上。较之以诗,有些词更显得婉约抒情,如宋代黄裳的《喜迁莺·端午泛湖》:“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写得可谓清澈明丽,欢动柔美。

    端午节吃粽子、挂菖莆、插艾草、饮雄黄酒等民间习俗,在古诗词中也多有反映。宋人戴复古在《扬州端午呈赵师》中写道:“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更是将端午盛况描述得绘声绘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写得恣意挥洒,浪漫奔放,既有形神饱满之底蕴,又具高雅大气之境界,读罢让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世代思端午,骚风万古传。”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这样浸润在淡淡的书香里,氤氲在浓浓的诗意中。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竞渡 古诗词 渔家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