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节日 > 正文
传统节日中的寻根文化 华人不解的情愫

2011年03月27日 13:52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家谱就是不孝。“叶落归根”的中国情结,让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让身体和心灵都有一个最温暖的归宿。寻根是在异国他乡的人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就是“根”——中华文化。有了“根”,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在世界民族之林,才可以骄傲。孙中山海外亲属孙美玲说:虽然我在洛杉矶出生,但我的根在中国,将来我一定会回来寻根。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谱就是不孝。如果按着祖上所言,今日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孝后人。好在,民间还有人在默默修谱。他们在寻找祖上的记忆,在续写家族的繁衍史。 

寻根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民族的根源。寻根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华人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宗族/民族寻根与其文化历史研究是有分别的,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可以只是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但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

人类起源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为了生存,从最初的旧石器时代逐渐发展而形成文明。文明起源于语言文字、信息记录,然后通过日用品、建筑在实用的基础上衍生了艺术,再之后就有了信仰、宗教、文化等。文明起源是严谨的科学文化研究,包含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探究,如:生活用品、石器、化石、文字图画、工艺品等。通过各种信息来证实人类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人们对远古时期了解最多的是神话、传说,也许世界各个民族所留下的神话传说中,隐藏着人类文明来源的信息。如果把众多的远古传说贯穿起来,结合地球文明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理清地球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脉络,找到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届时给地球人带来的将可能是莫大的惊讶——原来我们的文明来自同一个源头!相信那时候的人们将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界定自己的价值观,自私和贪婪将被人类所遗弃,代之而来的将是全人类人性的升华!

中华民族姓氏繁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繁衍、迁移,由最初的氏族部落,演变成至今逾24000个姓氏,称之为“盛氏中华”。随着姓氏的演变、分化、迁移,原本同一个祖先的族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甚至被区域同化。但这其中始终有一个“根”联系着人们,“根”源自于血缘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的情思,也是亲疏观念的体现,在潜意识中,人们唤起对寻根的需求,渴望与族人紧紧相连。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姓。据传说,姓氏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百家姓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而姓氏,则是我们血缘的河流,溯流而上,我们可以追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故乡。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已经有5000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区,姓氏的产生不过是近千年的事情。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日本在公元5世纪出现姓,多以所居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当时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来。中华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5000余年的伏羲氏时期。伏羲是中华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在中华民族族谱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华民族誉为人文始祖。

凝聚·延续

同姓氏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这种微弱的关系以亲情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通过寻根,把已失散的亲情寻回;通过寻根,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凝聚亲情寻根,把家族史完善继而延续下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形成与文明发展进程有紧密联系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范围往往会有一个模糊概念起着作用。比如:因为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相亲相爱;天下同姓是一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在同一片土地共饮一江水,所以我们团结奋进……就是这种微弱的感情把人凝聚在一起。而寻根恰恰是把这种存在的感情展现出来,以完成人们的心愿。

文化传承

在姓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史和姓氏文化。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下的名族世家,都会有家谱、家训、祠堂、图腾、故事传说等,这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一般家族文化都包含:礼仪习俗、家谱、家祭、家法、称谓、门第、名号习俗、信仰、图腾等。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意无意的把这种无形的文化传递给子女。寻根也是寻求、探索家族文化的过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规范,寻根就是要找回在潜意识中隐藏的生命气息。

心灵归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行千里,心中仍然记挂着故乡,古今多少游子抒发了思乡之情。“叶落归根”的中国情结,让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让身体和心灵都有一个最温暖的归宿。但,事实却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因素客死他乡,不能安眠于故土,留下了毕生的遗憾,也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华人寻根是指在异国他乡的人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一般通过族谱和家谱来寻找自己祖先的相关信息。华人都会懂得自己文化发源的重要性,所以像一些传统拜祭祖先文化: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根”——中华文化。自从中国开放以来,有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着深刻的表明:华人饮水思源,不忘历史,不忘祖先的情怀。华人对自己“文化根”的看法:玫瑰与教育一书中提到“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民族优秀文化也才能被继承、弘扬和发展。如此,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才可以骄傲,才能避免成为人家文化、经济的奴隶。”孙中山海外亲属孙美玲说:“虽然我在洛杉矶出生,但我的根在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一直是我想了解的。将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回来寻根。”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清明节 寻根 传统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