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黄星原:话语转换需要特别深入的去了解对方

2011年11月06日 10:59
来源:凤凰网文化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文化讯 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主办、凤凰新媒体承办的“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论坛,于2011年11月5日至6日在凤凰新媒体演播厅举办。11月6日的主题为“文化交流需要话语转换”,以下为黄星原谈语言转换:

赵启正:您的任务就得把许先生的话语转换,转换成大多数网民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们没有读过许先生的研究生课程,您早就超过这个水平了,您也去过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您在语言中文转成日文、韩文的时候,您有没有发生困难,实在是难以表达的事情,这种案例您能不能说两个,让我们对这个语言转换的例子更深刻一点?

黄星原:这种转换不光是语言的转换包括平台的转换一些体系的转换这也是转换的内容,当然语言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汉语和日语的的确确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差异。比如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讲手纸,就知道它是用于什么,用于应该是厕纸,但是日本人把手纸引用过去就变成了书信,这种差别就太大,这种书信和手纸你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还有一些词其实根在我们这里,但是日本又把它做一些比如说延伸,比如说像革命,革命这个词最早应该是在我们《周易》里面出现的,包括八卦里面还有一个革卦,但是这个词在日本广泛的应用,被延伸为改革、改良、改善等等,我们把这些词改革、改良、改善不是中国原有的词,是日本人造的词,这样把它引进过来,促进了相互的交流、交通。

我想语言转换的问题主要是交流中出现的,如果你特别深入的去了解对方,而且对对方的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有一些接触的话,我们这种翻译应该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刚才许先生讲的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觉得这也是有道理的。可能是我们一个很简单的词,经常有人说,我只说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词,为什么翻了这么长时间?因为这个对应不太一样,没有这个对应的词,他就用其他的词来解释这个意思,这也是我们转换的形式。

许嘉璐:赵启正先生我想插一句,这个现象不会成为我们不同文化交流当中的障碍。第二我们应该注意这种现象语言之间的差异,所以有一个转换问题,而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当中天天有,我们自己和家人都有。

从我个人对语言的观察、研究和参考西方学者的研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代表,任何一个事物,包括人包括语言,让另外一个人去理解的时候,永远不有一个完全把握这个事的全部的现象,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大概,大致了解。

我举个例子,我们很多网友都是年轻人,我就举一个年轻人爱说的例子,妈妈我爱你。这“爱”字,再加上情侣之间说我爱你“爱”字。同样一个爱,咱们换一个说法,作为妈妈能不能对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全部理解呢?不能。只知道达到了这种要用爱这个词来表达的感情的融入,情侣之间那种感情说不出道不出,一天不见如隔三秋,寝不安,食不甘,可是一见面我真爱你,一爱字对方大体领会了,实质领会了,可是那种朝思暮想,辗转反侧,他未必体会得到。

所以这种例子说明人跟人,上亿年我们都交流了,可是现在交流只达到60%,大家都是朋友,大家都是天地之子,在交流的时候,就要打通这个渠道,建起这个桥梁,不可能是达到百分之百,如果你给予期望要想想你和你的妈妈,和你的情侣之间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赵启正:非常好的总结,意大利有一句话,翻译即是背叛,成了一个很幽默的话。我们在交流当中不要把自己的意思背叛了,让对方引起一个误会。我们上半场讨论了文化是否全球化和语言转换的意境。我们下面就转到第二场去,我们以孔子学院一种优美的语言被世界人喜欢,他们说我爱你,中国字。好,谢谢。

[责任编辑:杨超] 标签:黄星原 话语转换 赵启正 许嘉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