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熹并不否认“力”在王道政治中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王与霸的对立,并非简单基于德与力的相互排斥,而是基于德可以兼力、而力不可以兼德的理论之上。“有道德,则刑政乃在其中,不可道刑政不好,但不得专用刑政耳。”(《朱子语类》卷一三三。以下凡引该书,均简称《语类》。)或者说,王道尚德,力在其中;霸道尚力,却失落了德。问题是:霸者是否失德?为什么?陈亮回答说,霸者虽有小失,但其德甚大,此德便是公。朱熹同样执公私之准绳,却得出了霸者无德的相反结论:“太宗诛建成,比于周公诛管蔡,只消以公私断之。周公全是以周家天下为心,太宗则假公义以济私欲者也。”“(史臣赞太宗)其意亦谓除隋之乱是功,致治之美是德。自道学不明,故曰功德者如此分别。以圣门言之,则此两事不过是功,未可谓之德。”(《语类》卷一三六)这里,功与德是有严格区分的。霸者虽有“除乱”“致治”之功,但不能因此许其有德。有德与无德,不必于功业之迹上费力摸索,只须于公私义利之心上直接辨认:“尝谓‘天理’‘人欲’二字,不必求之于古今王霸之迹,但反之于吾心义利邪正之间。”“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耶?出于利耶?出于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朱熹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六)如果一味求之于迹而不察其心,反而容易混淆其功业的性质,陷于以成败论是非的功利主义泥潭:“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远,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也。”(同上)
显然,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何者是公、何者是义上。初看似乎陈亮强调效果,而朱熹强调动机,于是人们常常径直把二人的争论视为动机论与效果论的争论。但事实上,二人都是内圣外王的统一论者。陈亮之所以重视霸者功业,并非仅仅因为效果本身,而是因为他对此效果有一基本的价值判断,即霸业合乎公义;并且他强调,合乎公义的霸业乃是霸者具有的内圣之德的必然结果,这也就肯定了霸者的动机之出于公心。朱熹并非不重视效果,只是他要求必须是人心悦服的效果;他直接从动机上否定霸者的用心,意在否定霸者有内圣之德,这与他对霸业的否定性价值判断相一致:“盖举其始终而言,其合于义理者常少,而其不合者常多;合于义理者常小,而其不合者常大。”汉唐之治“虽极其盛,而人不心服,终不能无愧于三代之盛时也。”(《朱熹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八)因此,朱熹之大谈用心,是以其对霸者功业的负面价值判断为条件的;而陈亮之大谈功业,则是以其对霸者动机的正面肯定为前提的。双方都在进行着某种逻辑一贯的循环论证,其真正的分歧,乃是他们对霸者之心迹的总体价值判断截然相反,即一方肯定其心有德、其迹合义,另一方则否定之。有趣的是,支持他们做出不同判断的,却是同一个价值依据,即公义标准。
二人对公义的不同理解,集中表现在义利之辨上。对陈亮而言,义与不义的区别,只是公与私的不同,而不是义与利的对立,因为义与利不构成对立的两端。而在朱熹看来,彻底的公私之辨,必然要上升到义利之辨。所谓公,有与私相对的公,有不与私相对的公。前者是相对的公,后者是绝对的公。就利益上区分公私,只能外在地分出相对的公私。公利固然是义,但相对的公对应的只能是相对的义。相对的公义只是一个价值量的问题,并未契入价值本身而揭示出价值的本质,因而也就无法真正确立价值的崇高性和神圣性。只有立足于绝对的价值,才能从本源处树起价值的至上权威。绝对的义,对应于绝对的公,它打破了物我内外的界线,浑然与物同体,无内外,无物我,非但没有私利,连公利也一并没有。由此而出的绝对价值是道义,它不仅与私利相对立,而且与一切功利相对立。哪怕是有意谋求公利之心,也因其未打破物我内外之限隔,而为道义所不许: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谊必正,非是有意要正;道必明,非是有意要明,功利自是所不论。仁人于此有不能自已者。(《语类》卷一三七)
在浙中见诸葛诚之千能云:“‘仁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仲舒说得不是。只怕不是义,是义必有利;只怕不是道,是道必有功。”先生谓:“才如此,人必求功利而为之,非所以为训也。固是得道义则功利自至;然而有得道义而功利不至者,人将于功利之徇,而不顾道义矣。”
朱熹认为,道义是公利具有价值合理性的最终依据,也是杜绝私欲的拢本塞源的最高原则。只要本着物我一体的廓然大公之心而行,人类普遍利益的实现就有了最可靠的保障,此可谓“得道义则功利自至”者,也是内圣必可以至外王的理论基础。然而功利事实本身并非道义价值的本质属性,只有在存在与价值合一的理想条件下,道义转化为功利的必然性才能充分实现;而在现实中,必然之理却未必能变成必然之事,因而难免会出现“得道义而功利不至”的情况。在这种义未必有利而道未必有功的时候,如果没有道义的支撑,公利原则就可能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失落其价值初衷,而在“义必有利”“道必有功”的诱惑下沦为以成败论是非的借口。正是基于这种理由,朱熹才深斥陈亮为功利论者,并屡叹“仲舒所立甚高。后世之所以不如古人者,以道义功利关不透耳。”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