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华商报]“我们发现着顾城,顾城也激发着我们”


来源:华商报

人参与 评论

《流亡的故城》以影像纪录的方式重新打量这位朦胧诗人的精神世界,梳理他与谢烨、李英的情感脉络,探究20年前发生在孤岛上的谜样悲剧。全片以顾城晚期最重要的组诗《鬼进城》和《城》来结构,试图在20年后再次解释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诗歌创作。

在顾城逝世20周年之际,国内首部纪念诗人顾城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今日上线播出。昨日影片在京举行放映分享会,顾城、谢烨、李英的好友,顾城最后岁月的见证者摄影家文昕,《今天》的早期成员之一唐晓渡,诗人西川,评论家梁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等人到场,进行了一场“20年后再谈顾城”的讨论。

《流亡的故城》以影像纪录的方式重新打量这位朦胧诗人的精神世界,梳理他与谢烨、李英的情感脉络,探究20年前发生在孤岛上的谜样悲剧。纪录片还试图从更宏观的时代层面,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顾城,和那“一代人”,追忆一去不返的“80年代青春期”。纪录片采访了顾城生前多位好友,包括诗人杨炼、芒克、西川,诗歌理论家谢冕、唐晓渡,小说家友友,摄影家肖全,策展人宋新郁,《顾城海外遗集》主编荣挺进,更是邀请到顾城谢烨生前密友、顾城事件见证人文昕女士,首度公开讲述顾城、谢烨、李英三人感情纠葛,顾城谢烨悲剧始末。

全片以顾城晚期最重要的组诗《鬼进城》和《城》来结构,试图在20年后再次解释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诗歌创作。值得一提的是,旁白全部选用顾城的诗作、散文及小说,同时请到声音相像顾城的演员吕聿来配解说词。而大量有关顾城的珍贵影像、手稿、录音也随纪录片首次对外发布。摄影师肖全提供了多张顾城在成都参加诗会的照片。“有一张是顾城在生气,谢烨在安慰他。”诗人芒克在家中翻出了顾城四张诗的手稿和两幅画。

10月8日是顾城的忌日,为何至今纪录片才上映?导演吕美静表示:“随着拍摄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顾城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后来增加了许多拍摄内容,可以说,我们发现着顾城,顾城也同时激发着我们,是顾城和我们共同完成了这部片子。”

20年后再谈顾城该反思的地方:没有一份完整的对生命的交代

生前密友文昕:都说顾城是杀人犯,我要做他的辩护律师

文昕是顾城、谢烨的生前密友,她曾与谢烨、李英同居,纪录片里她讲述了大量当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李英为何爱慕顾城、谢烨如何看顾城与李英的恋情等等,尘封20年的往事浮出水面。昨日出席分享会,文昕直言:“当人们都说顾城是杀人犯的时候,我想替顾城做一次辩护律师。”在她眼里,顾城是“那么美好的诗人”,非常痛恨人性的残暴,“可是他又恰恰走到自己最痛恨那个事情的里面去”。在文昕看来,顾城、谢烨和李英,第一个玩命的状态是谢烨和李英之间,为了赢顾城,两个人都要让他为自己去死,最美好的东西一瞬之间全部都变成了彼此的仇恨。“20年之后我再反思这个事件,我依然觉得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自己的美好,他们都渴望爱,可是恰恰到了最后的时候拔刀相向,没有一份完整的对生命的交代,我觉得这是人真的应该反思的地方。当然,即使顾城和谢烨死亡的时候也是作为夫妻,我相信,20年后,他们在天上也早已和解及释然。”

摄影家肖全:顾城像小孩,不享受被簇拥和被膜拜

1986年顾城、舒婷、北岛等作为十佳诗人到成都参加诗会,摄影师肖全曾为他们拍照。在纪录片里,肖全就透露,读者很热情,都要找诗人们签名,“北岛还是很慈悲的,给他们签名,但是顾城可能觉得丧失自由了,老出不去,他就不耐烦了,开始带头往外冲,包括最后合影的时候,他把脸拉长了,他都一直不开心。”在肖全看来,顾城是很直率地表现自己的情绪,“但是性情还是比较暴的,按理说一般的人,他应该享受这种被围堵,或者簇拥,被膜拜,但是恰恰他没有”。

小说家友友:戴帽子是怕着凉,帽子象征长城上的一块砖

顾城自创的帽子,向来作为他的一个特色被时常说起,他的帽子有时候是素色的,有时是花色的,有时候就是牛仔裤剪一截。小说家友友是顾城的密友,纪录片里她透露与顾城有过这么一次对话:“我问他,顾城你为什么头上要戴那个古怪的帽子,他说因为他特别怕脑袋着凉。后来我说,只有女人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才闷得那么紧。他说我就是,老是一年四季在坐月子。”有一回他接受采访说:“我的帽子象征着长城上的一块砖。”然后他的眼泪差不多就快出来了。

本组稿件由本报驻北京记者 林树京 采写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1986年 谢烨 纪录片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