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是从杭州启运、在北京点交、前往台北,与分藏在台北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进行合璧。
在北京举行的“剩山图”前往台北之前的一个点交仪式,负责这次仪式的单位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为展览活动举行一个说明会。在北京,今天举行的点交仪式包括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殷稼,台北故宫副院长冯明珠以及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何传馨等人都有出席。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将会以最大的诚意来迎接大陆的借展藏品,大陆借展的12件藏品抵达台北之后,台北故宫将会在6月1号首先举行一个开幕的记者会,6月2号才正式对公众开放,基于对文物的保护就不再举行开箱的仪式。
在今年的1月16号,收到台北故宫的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的委托,台湾广达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百里,还有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富春江畔的富阳市,分别代表双方在“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备忘录上签了字,根据这一份备忘录,浙江省的博物馆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将会从6月1号到9月25号差不多3个多月的时间,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浙江博物馆会提供3件作品,《富春山居图》的前段《剩山图》、清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
其实在去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的时候就曾经讲述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而且他当时还深情的说,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够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讲完这句话之后差不多一年多的时候,将从今年的6月1号起,两岸所藏的《富春山居图》终于能够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实现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次是第一次离馆赴境外展览,也是两岸所藏的《富春山居图》在分开了360多年之后的首次历史性的聚首。为此,5月14号海峡两岸黄公望艺术论坛有在北京举行,书画界、文博界的专家也为此次的合璧展出进行一个预热的活动。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的前半期的两个月内,《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将会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展厅里独立重点展示,同展同台。另外两件浙江博物馆藏品则是会在后半期的两个月里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清画家所作的仿黄公望笔意之作一起展出。
现在画面当中,我们看到“剩山图”已经有工作人员小心的展开,工作人员似乎是用高清的照相机将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剩山图”进行一个拍照留证的工作。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是元四家之首,开中国山水画一代新风,对元、明、清三代的画坛影响深远。在清朝的顺治年间,《富春山居图》被火烧成两段,而几经流转之后,前段也就是我们现在画面中看到的“剩山图”以及后段“无用师卷”分别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目前存于台北的“无用师卷”,高度是33厘米,存在大陆的“剩山图”的高度是31.8厘米,两幅作品相差了1.2公分,为什么同样是《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但两幅作品的高度会有所区别呢?对此,浙江省博物馆的副馆长许洪流就指出,可能原因是在烧毁的时候,手卷的两端也烧焦了,“省山图”上下部分切掉的比较多一些。而目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无用师卷”上下边缘还是比较整齐,没有大片明显的火烧痕,其在装裱的时候,上下虽然被裁切过,但是上下被裁掉的内容没有“剩山图”的多,所以造成两副作品的高度有所不同。
为什么两副作品的墨色似乎有点不一?“剩山图”整体的画面显的比较暗淡,“无用师卷”则是更精神、更鲜亮,为什么同样都是《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两幅作品除了刚刚提到的高度不同之外,为什么墨色也有所区别呢?对此,浙江省博物馆的副馆长许洪流解释,可能的原因是“剩山图”烧焦之后,洗去火痕的时候所造成的,有很多装裱师传清洗画面的时候可能使得画面黯然失色,同时“剩山图”从单独切割出来之后,可能经过多次的装裱,目前浙江博物馆所藏的“剩山图”就是吴湖帆先生重新装裱的。至于吴湖帆得到这幅作品之前经历过几次装裱,到底有多少次就很难考证,每一次装裱都会损坏一次画面,相比较之下,“无用师卷”保存的情况要好一点。
在1350年,元代大画家历时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以富春江两岸秋色为主题的《富春山居图》,并且赠给他的朋友无用道人,之后这幅画就几易其主,又在清初被焚,段为一大一小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