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3年度艺术家·油画类终评前三甲:张恩利

2013年05月08日 16:53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恩利

张恩利

艺术家简介:

1965年出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任教东华大学艺术学院。

主要艺术活动:

创作成中国表现艺术展2012.12.22

瑞信·2012 今日艺术奖入围展2012.11.03

居住地——来自中国和巴西的艺术家2012.10.13

香格纳群展2012.07.13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2012.05.12

“开放的肖像”——民生现代美术馆2012.03.10

“动静,惊蛰节气的一次聚会”——群展2012.03.05

“在物的现场,人还没来,或人来了又走了。”的确,感觉他的画,都是旧主人搬家撤离后或是新主人尚未搬入前的空间里的零落杂物。试想,徜徉在美术馆的富丽厅堂,突然满眼都是剥落的浴室马赛克、空的瓶子、旧的床垫、软的皮管,你会觉得:疏离这种词形容的就是这种感觉。那些画作,颜料很薄很透,色彩轻轻柔柔的也不很用力的样子,像是用不太经意的笔画些不太经意的东西。

创作成就与影响

张恩利以一种反美学的形态,敢于独自站在被社会认同与赞美的对立面,甚至义无反顾地走向反面,默默地描绘日常生活中被挤压、被丢弃、被遗忘的过程中物与心的现场。画面中的图像是他背离这个难以美丽的世界所触摸的丰富现实,展现着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感知,这些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在作品中的物显与涌动,使画面充斥着从内容到形式的临时性与贫民性。他的参展作品无关于人,又无时不与人有关。人成为一种空缺性的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暧昧,一种中间状态的幽灵。在物的现场,人还没来,或人来了又走了。

张恩利的作品放逐了意义的维度,与思想与意义明晰的作品不同,他作品中呈现的是一种动荡、不稳定的存在。意义的缺失保持了表达的原始强度,超越了符号的空洞与局限。在空缺完整而固定意义的同时,使观众认清自己非意义的存在境遇,获得精神的自由,去探索存在的真谛与另一个世界。在此意义上说,艺术家是感受者,不是知道者。在反反复复的感受中召唤一幕又一幕旷世奇想,而张恩利的艺术“仍像卡夫卡的城堡一样在远处闪现,既无法接近,又无法避开”。

 

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艺术家 固定意义 艺术学院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