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华蛇文化、蛇图腾的起源和发展

2013年02月01日 10:20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3.蛇牛之争

蛇牛斗争在实际中是存在的。如果蛇和牛在野外狭路相遇,双方就发起神威对峙起来,如果牛胜了,便将蛇从鼻孔吸入,嚼食,传说牛劲就会大增;如果蛇胜了,则牛当场会死亡,蛇的力量将会大增。蛇牛斗的场面是令人惊惧的,多为牧童们亲见。反映在文化中,主要是一种图腾战,即以炎帝、蚩尤、夸父等为代表的牛图腾和以黄帝为代表的蛇图腾之间旷日持久的系列战。⑿在这种系列战中,“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上古各民族之间的基本关系。”⒀

4.蛇人斗

人与蛇在长期的相处斗争中,既受到来自蛇残酷的攻击和造成灾难的时候,相应地也有取胜的时候,其中古人饰蛇,就是令人骄傲的一点。据说今天印度和非洲的一些民族和部落中仍有饰蛇的习俗。古人饰蛇的习俗尽管时代先后可能不一致,但这一风俗的流传范围是极广的。后人的耳坠可能就由这一习俗演变而来(或受到这一习俗的影响)。《山海经》中直接写到了许多饰蛇者,如夸父、雨师妾、胡余神、于儿神等等,这些神大都两耳饰蛇,双手也擎蛇。既有人蛇搏斗的影子,也有饰蛇风俗的表现,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饰蛇这一文化因子又有了另外的天下,推广到另一个领域,而且影响力极度膨胀。北京著名的东岳庙内的娘娘殿中有九位子孙娘娘分为左中右三组,其中中间一组右边的眼光娘娘的头饰为一条双头蛇,两蛇头垂下,于两耳处各向外伸出,吐下一串穗子。⒁密宗经《尊胜佛顶修瑜伽注仪轨》中云“西南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顶轮王大曼荼罗灌顶仪轨》云,“加野纥里缚大明王”其形状“鼻如猿猴,以蛇庄严璎珞”另一位“无能胜忿怒王”,则以“虎皮为裙,蟒蛇为耳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为《摄无碍大悲尽大陀罗尼曼荼罗仪轨》中的“军荼利”形象:“白莲承两足,十二蛇围绕,两蛇在颈垂,二蛇绕两膊。八蛇绕八臂,甚大怖畏相。”此时的神像,借助于蛇使他的形象更加恐怖,以达到镇慑人的心灵的作用。然而,饰蛇在后世的普及化最广的当在古代官服上。古代官职的分级不仅在官服官帽的质地色彩上,更主要的是其官帽造型和官服图案上。龙袍惟皇帝穿用,宰相一级则穿用蟒袍,分级是非常明确的。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中对“蟒袍”作了诠释:“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正统初,始以赏虏酋。弘治中,阁臣刘健、李东阳等俱拜大红蟒前之赐,辅弼得蟒衣自此始。”《续通志·器服略》:“独锦衣卫堂上官,大红蟒前,亦以赐宰辅及虏酋。”《明史·舆服志》也载:“阁臣赐蟒,始于治刘健、李东阳。”可见蟒袍也不是随便人可以穿用的。龙袍与蟒袍除了龙的数量不等外,色彩也不一样。《清通志·器服志》记载:“皇帝龙袍,包明黄,领、袖俱石青色金缘,绣化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主水。裾左右开。”官职越小,官服的色彩和图案越单纯、简单。《皇朝礼器图式》载:“皇子蟒袍用金黄色,片金缘,通绣九蟒,裾四开,其形制达于宗室,民公用蓝及石青诸色,通绣九蟒,皆四爪,曾赐五爪蟒缎者亦得用之。侯以下至文武三品、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以上,一等侍卫同。文品四,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通绣八蟒,皆四爪。武四、五、六品,文五、六品,奉恩将军及县君额附,二等侍卫以下皆同。文七品则通绣五蟒,亦四爪。武七、八、九品及未入流者皆同。”官职官服的分级,好象表示天子就是蛇王。龙袍着身,就为皇帝;官吏伏法时,脱去官服,摘下官帽,就为平民,可定刑行刑,其含义是深远的。

蛇是穴居冬眠动物。《易·  辞》:“龙蛇之蜇,以存身也。”这是因为蛇是冷血动物,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它便会死去;而气温升高时,它又复生。所以说蛇蜇是为了存身。古人对蛇生活习性的了解是非常清楚的。冬眠是蛇文化建构的第五个质点。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是指到农历二月二(即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蜇),天气开始转暖,气温上升,青草要发芽,蛇也渡过了漫长的冬眠期,又得到了复生。民间传说,二月间的蛇,精力最旺,行走如飞,且直从草尖上飞过。可见蛇经过冬眠的休息,养精蓄锐,体力达到为一年中的最佳状态。如此分析,不难看出,蛇的生死,与太阳有密切关系。这一因子在后世文化中的反映主要表现为蛇对太阳的追求,夸父追日中的擎蛇即为一例,双龙戏珠,就是一个特例。民间社火表演中,往往有青黄两条龙,在不懈地翻滚着奋力追逐那个象征着太阳的红球,其实质就是追求阳光,是对生的无限渴求,对死的畏惧。青海民间社火的演出是有时间的,一般在春节后十一天时才“开演关”,直到元霄节。再到二月二时特意复演,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往往要把龙请到泉水边让它吃水(民间叫饮水),以求它主宰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有成。这个时间,恰好也是蛇即将复苏还没有复苏的时候。我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从文化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也许是牵强吧)白蛇曾不懈地追求许仙(是太阳的化身),而代表恶势力的法海则千方百计地要拆散他们,其文化意蕴即是防止蛇复苏后再来害人,当然这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其本意应为法海是正义的,而白蛇是妖、害的化身。蛇有蜕皮的生理现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人都会变化,一变变出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孙悟空、哪吒。这些想象,也许就来自动物蜕皮的灵感。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蛇年 蛇文化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