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轮也应该轮到英语国家了

2013年10月10日 20:17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于一爽

诺贝尔分大年和小年 选出来的没有不好的

凤凰网文化:虽然文学标准是第一位的,但事实上外国并不能接受到咱们的一手资料。

余中先:所以之前各个国家的作家也好,有关的协会也好,他们做的一些介绍工作或者说推荐工作可能范围比较广,都有一些反复侯选反复进入的。而且,在我看来还有一个现象,前几年觉得还是有点怪怪的,就是说一年大年一年小年,一年大年一年小年,差不多比如说以2000年前后来说,农历年他评出来的是公认的,1999年德国的君特·格拉斯,接下来一年就是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了。就是高行健,接下来那一年的奈保尔,那个是公认的,奈保尔后来有一年我具体也忘了,好像是波兰的那女诗人,影响稍微小一点,接下来一年就是库切,影响也比较大,再一年的好像是一个匈牙利的。

凤凰网文化:偶然还是?

余中先:你不能否认这些作家他本身也是一些很著名的,但主要和整体趋势有关,比如,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就是他们也比较承认新的文学流派文学一些现象,包括很先锋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法国的小说,他们也承认荒诞戏剧的代表。总的概括来说,就是说一年评一个,对诺贝尔奖来说就是太少了,保证就漏掉不漏掉什么,肯定是会漏掉一些什么,但是真正选出来的里头应该是没有不好的,只有稍微弱一点或者稍微名气小一点的。

凤凰网文化:国外怎么看诺贝尔和龚古尔布克这些的区别?

余中先:诺贝尔奖肯定是奖给一个作家,而不是奖给一部作品,当然由于某部作品的宏大,他是奖给一位作家,那么其他好多的文学奖他是奖给作品,而且在语言上是有规定的,龚古尔奖他肯定奖给法语的,布克奖他也有规定。

西方对我们的关注很不够 写普世价值才能文化输出

凤凰网文化:从作家描绘的这种世界性上来讲,感觉中国作家其实比较薄弱?

余中先:中国作家不能说是薄弱,应该说是从我们受的教育,人们认为的好的文学还是在西方,所以他们更认可这些东西。那么莫言的小说的故事是中国的,他的语言是中国的,但是他的文学,写作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西方的。而且莫言又是一个特别能讲故事的人,在翻译的时候会赚便宜。

凤凰网文化:虽然不能很粗暴的去排名,但是您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上的大概位置,或者在国外是一个什么样的关注度,您跟我们说说。

余中先:这个是西方关注我们很不够,我说的西方主要还是主流的,西欧的美国的,关注我们很不够。这个当然有他们的资本,中国人学英语学的很好,但是他们不好好学,汉学家也少,这个是没办法的。

凤凰网文化:您乐观吗?比如依靠教育,或者这种商业化、文化的输出去完善。可能吗?

余中先:那个是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互相的消融,我们中国的经济保持这个势头,然后政治体制方面,你又不断地有所改进,更多的取向于一些我们说的普世价值观才行。因为你去读日本,大家就会发现,日本有很多很细节的东西,那中国也有很多很细节的东西,但是这一定要跟大的构架,比如说他体现的这个爱,爱人类的主题,就是珍惜生命的这种主题在里头,你像太跟他的主流价值相违背恐怕也不行。你看莫言写的《蛙》,就是讲计划生育的那些东西,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那就是更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那种执着。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诺奖 诺贝尔文学奖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