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最高的奖项 只代表评委看法
10月11日晚9时,身着浅灰色西服的莫言出现在山东高密县城的凤都商务酒店二楼,迎接他的除了一片掌声外,还有记者最渴望获知的问题,“今天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出来回应?”
从11日下午起,这些来自新华社、NHK、凤凰卫视以及山东当地媒体的记者,一路从高密县城的莫言文学馆追到莫言的老家高密县大栏乡平安村,又追回莫言在高密县城的家,始终没有发现这位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影。一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他们才被告知莫言将在九点与媒体见面。
“我要跳出来就成了滑稽剧了。” 莫言这样回应记者的询问。
他告诉记者,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自己正在看电视,“是从电视上知道了自己获奖”。他坦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吃饭。以前基本上没想到过,可能性太小。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吃惊,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优秀的伟大的作家,都在排着队等候,要轮到我这么一个相对年轻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高密县城在晚上7点过后响起的鞭炮声,证明了这个可能性,这显然是从网上获知消息的人们在庆祝,随后《新闻联播》证实了这一消息。对这个奖对自己的影响,莫言幽默地说:“对我个人的影响是这段时间要接待记者。”
说起同是今年诺贝尔奖热门人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莫言表示,“他创造了独特的文学,他的作品非常优秀,完全具备获奖资格”。
他也回应了网上有关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感谢网上那些支持我的挺我的网友,也感谢网上那些批评我的网友,我觉得都对我是一种帮助。持续了差不多半个月的网络大战,也是我认识自我的一个绝佳的机会,使我知道了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应该坚持和发扬。”他说,“过去的平面媒体时代,一个作家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喜欢你和厌恶你。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作家要第一次面对广大的读者,围绕得奖的争论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像镜子照出了世态人情,也照出了我自己。”
围绕那些争议,他告诉眼前的记者,“我1987年的作品,当时写的时候比较年轻,激情澎湃,也代表了我当时对社会的看法。当然,也许有偏颇的地方,但基本上作品能代表我的文学态度。”
有记者现场拿出1988年莫言的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的老杂志,并同莫言探讨了文学的批判性问题。莫言表示,“一个作家应该立足写作,立足写人,应该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描写自然带有批判性,真善美也要歌颂,批判也是个重要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我作品的文学的素质。因为这是一个文学奖,它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族群的局限。”
“能够荣获这个大奖,对我个人是个巨大的鞭策。”莫言坦言,“诺贝尔文学奖是重要的奖项,但并不是最高的奖项,只代表评委的看法”,自己要“尽快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不过,他对自己的主要作品“比较满意”。有记者追问他“这么多作品中,自己最喜欢哪一部”时,莫言则说:“一个母亲不能说最喜欢哪一个,说最喜欢老大,老二会不高兴,说喜欢老二,老三又不高兴。”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他对自己故乡、自己笔下“高密东北乡”的喜爱——“我的故乡和我的创作是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伴随我成长,从小耳濡目染的也是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创作的时候,这些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关专题: 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