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海外作家评价莫言获奖:当今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事件

2012年10月12日 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阮煜琳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图为当日读者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内的莫言作品专架旁阅读。中新社发李慧思摄

中新社纽约10月11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作家莫言刚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赵俊迈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莫言的获奖可以看作是当今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赵俊迈表示,莫言的获奖具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提高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关注度,这代表着中国文学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肯定,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有孔子、庄子和道教。同时,此奖来之不易,得奖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莫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其次,莫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学还是要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任何获奖作品书写的内容,与作家成长的根,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根在本土。

第三,拓宽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宽广度。中国文字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清晰,前景也更加宽广。无论是海外,还是两岸三地的文字工作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前景更加明确,不是每个人都要得奖,但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妄自菲薄。

“莫言的作品非常传统,文字非常乡土,表现出来的感情和社会结构,吸引了评委会的眼球。文字的美在于要体现出真善美,体现出了一颗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们追求的高度应该是道德,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所在。”赵俊迈说,评委会委员以犀利的目光看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为之震撼和感动的。

“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货真价实的!”旅美作家台湾丛苏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莫言作为一位严肃的中国的本土作家,与众多的通俗文学作家不同,不是为了销路而写作,是为写作而写作。莫言文字朴实无华,但力度千军万马,早期代表作《红高梁》里的农民能在最艰辛贫困的逆境中,与天地斗争,与敌人奋抗,仍能挺直腰杆子做人,其实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坚韧脊梁。

《纽约时报》报道说,在过去十年,莫言是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个作家之一。中国作家莫言的获奖用来打破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法新社报道称,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

CNN在报道中着重介绍了莫言的新作《蛙》,称其深刻剖析了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源。

据报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包括了美国民歌演唱者鲍勃·迪伦,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

莫言的作品像《红高粱》等都被瑞典文坛看重,而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的作品《生死疲劳》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自1901年诺贝尔奖诞生以来以来,共有104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包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福克纳等文坛巨匠均曾获此殊荣。(完)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莫言 获奖作品 文坛巨匠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